标签:
厦门美食旅游摄影花现沙茶面溪岸路公园西路校园博客草根博客 |
分类: 行走系列 |
或许这是整个厦门最文艺,最时尚的沙茶面店铺了,普普通通的东西经过武夷山脉的翻越来到这座干净的城市,经过长途跋涉,它们需要换一种姿态重新组合以匹配这座城市的格调。没有昂贵的外表,没有庸俗的修饰,那种发自内心的个性化顷刻间溢出,让人一见钟情,伴着花香,寻觅在落花大道,人字路口,倏然发现一碗面。
从不掩饰自己的家居偏好,北欧风格是我最喜欢最崇尚的一种。各种枫木、橡木、云杉、松木和白桦等作为家具的原材料,柔和的色彩,细密的质感,天然的纹理,清新的原始之美,丝毫不必担忧缺少华丽漆色,这是北欧最独特的一面。当这些简单的元素随处的组合,那些身在其中的人,事,物都将成为童话世界里的主角。
沙茶面味道的精髓在于沙茶汤底的熬制,美味的沙茶汤当然得经过一夜的熬制,以达到入口即化。颗粒饱满均匀的沙茶粉粒在舌尖打滚,全方位挑逗味觉和视觉的双重阻击。好的汤底有了,再就是根据个人喜好加入一些辅料,海蛎,鱼丸,鱿鱼,豆腐,猪肝,香菇等等,基本上能吃的都能成为这道美食的一员。当然,加入一些店铺的特色辅料最好不过了,错过了此家别无他家了,图中那接近圆形的奶黄色切片就是店主自己动手现做的蛋肠。
她有一个诗意的名字,名叫花现。原本以为等待美食会成为枯燥的前奏,尽管坐在喜欢的结实木墩椅上,但无数的经验告诉我们,挑动味蕾细胞的前度是无比平淡的,今天却有了新的感受。平日里,从店铺入口到里屋,从灶台到桌面,厦门的沙茶面总难以脱下世俗的眼光——环境乱,卫生差。在这里你可以不必担心,至少在视线所能触及的范围都是赏心悦目:整齐码放的桌椅,墙上的插画,独特的吊灯,桌上的小盆栽,角落里的老式落地扇和行李箱,她在像世人宣告:路边摊的沙茶面从此有了文艺的元素。
一切都像在看一场宣传画,跃跃欲试的心跳总让我们从这张桌挪到那张桌,从这把椅子换到对面的一把,二楼的小阁楼似乎成了我的专有摄影棚,而那些专职的模特却是屋内所有的一切:桌子,椅子,背包,插画,灯泡,拖鞋,瓷碗···
前两个月的主墙上还是一位香港画家的作品,现在又换了一批,风格临近东南亚民俗,泰国,印度,柬埔寨,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异国风情,于是心也跟着飞了。
暖黄的灯光极其配合着整个阁楼的氛围,灯还没有全部打开,我是这里唯一的客人,看着看着墙上那些插画,我的脑海迅猛的翻腾着泰国,印度的金碧辉煌,似乎都有了那种身临其境,看的眼花了望望窗外,噢,原来我还身处在中国一个名叫厦门的城市。碎念之间,拿起相机疯狂的扑捉每一个值得定格的瞬间。
临近午后十二点半,陆陆续续来了四五位客人,一对情侣坐在了一墙之隔,而两位长发美女看到我接近专一的摄影动作却依旧坚定的走了进来,噢,她们也喜欢到处拍照,从随身携带的相机便能看出一些端倪。吃完一碗面的时间似乎没有多久,拍照的时间却来得更长久,像面条一样,源源不断,细水长流,直到老板提醒我们中午的营业时间早就过了,才冒昧的结账离开。
三个大灯泡是小阁楼最醒目的装饰之一,没有传统的灯罩,依靠的是天然的裸体,通上电流,散发出如胴体一样的肤色。很仔细的从不同的角落捕获它与周边的完美组合,绕着长方桌走了几圈,仍没能发现最佳角度,后来一看,噢,原来每个角度都有故事,那个睁眼闭眼的密语女子,那个经过玻璃反光的插画,都是这些灯泡形影不离的挚友,缺一不可。
这是我很喜欢的老式行李箱,斑驳的外壳在像人们诉说着一段不平凡的经历,现在却安静的回到了房间,这是作为一个行李箱不该有的停留,无奈的背后却又道出了落叶归根的宿愿。我家其实也还有这样的落地扇,比这个头更大,更具规模,但我发现它以这样的姿态出现在暖黄包围下的阁楼空间,这电扇身姿越显娇小,着实让人爱不释手的触及留影。
阁楼的三分之二的空间用插话等现代时尚元素充斥着,余下的三分之一就留给了返璞归真的农家乐。筛米的筛子,外围上有彩釉的瓷碗,洁白的瓷勺,高筒的竹篓,这些体现大自然的竹制品却又和暖黄搭上了边界。
从住所到面馆其实没几步远,越发的觉得自己活在这座城市的心脏地位,不管去哪里都能方便快捷,不管自己身在那个角落都会有新的发现。是的,就像面馆的名字一样,生活需要一些“花现”。返回的路上街拍了两张风景照,一张摄于公园西路的达·公馆,笔直的电线杆讲画面撕分成两部分,左边如花似锦不失色调,右边绿意盎然却不显单调。由于位于高墙之下,最后一张只得仰摄泰国驻厦门总领事馆,牌匾左右分别被中泰国旗所拥抱,在这依旧丛丛绿色的冬日,蓝色与黄色的调调也令人深感生命的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