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啃老”到“阿鲁”:不仅仅是一种改变
(2010-08-20 01:30:51)
标签:
80后阿鲁族啃老族月光族蜗居蚁族校园博客草根博客柴可夫司机 |
分类: 追忆似水 |
对于80后存在于社会种种角色的争论一直就没有停止过,不知道为何,任何事请似乎都能和这一代人扯上关系,80后将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一代人,前无古人,后也必定无来者,不是我下结论下的早,这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的一群体,前人无法先知,后人也不可能复制,属于那群人的年代永远不会被突破,它定格在20世纪的小尾巴上,恰似黎明前的那段黑暗,艰苦,紧张,奋斗···
最近,这一代人又开始被冠以新的称呼——阿鲁族,经历过啃老族,月光族,蚁族,蜗居等代名词的形象代言,阿鲁族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下呼之欲出。“阿鲁族”是“赚外快一族”的正名,“阿鲁”二字源于日文外来语(读成arubaito),是指打工、兼差、赚外快的人,它如今代表一种为追求幸福生活而做兼职的生存选择。足以可见阿鲁族定义的这群人基本上是属于年龄范畴里的80后。薪水上调赶不上物价飞涨的速度,在电价、水价、油价、门票价“逢调必涨”的价格机制面前,越来越多的80后加入了“阿鲁族”的行列,期间又参杂着多数的白领,头顶着白领的光环,月光族的趋势依旧不减,这一群体因而得到了迅速的壮大。
记得周立波尤其节目谈到了80后,他对于当今社会上关于高额房价抨击了“蜗居”,“蚁族”的说法,调侃似的言论似乎差强人意,年轻人没有蜗牛那样的富命,一出生父母就赠予它一栋属于自己的房子,不仅房子有了,还是会移动的不动产,多炫!因此我们不能和蜗牛相比,天生条件欠缺啊!蚂蚁是动物界渺小的让人敬佩的动物,虽然体格单薄,但力大无穷,最关键的,人家享受的那可是公务员的待遇,一出生就能分到属于自己的居室,那蚁巢可不是吹的,单人间双人间,多人间,一应俱全,而我们却要自己去奋斗打拼。因此我们也不能我蚂蚁相比!
阿鲁族出现的原因,归结起来最现实的有三点:不涨工资,改变住房状况,证明我辈并非没有才。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我们从这些表面的现实里看到了一些代表80后的某种精神。相比最早的啃老族,阿鲁族完成的不仅仅是一种精神食粮对于社会的填补,从某种程度上看,它的出现或将成为众多形容80后的最中肯代名词。啃老停留的是被动的内部衣来伸手,兔子都不食窝边草,那时的我们呢,原来我们连兔子也不能相提并论,然而,从现在的兼职大军里,我们看到了各行各业的白领在空余时间的兼职工种:摆地摊,做家教,会展模特,迎宾礼仪,同声翻译···虽然待遇会有巨大的差别,但是在这群人的身上看到的不再是啃老的原始回归,主动拼搏的观念开始在80后的思想里迅速成型。事物的两面性道理总还是很有说服力的,高昂的房价,人生大事的担忧,工作的重压,各种严峻的现实摆在眼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们这代人用行动在践行着这句古语。
阿鲁族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努力地创造美好生活,这不仅是值得学习的,而且也令人钦佩,虽然简单的让人感觉回到了80年代的青涩和朴实,让人深信不疑,但阿鲁族们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依靠父辈生存的‘啃老族’相比,具有积极的、良好导向的社会意义,值得提倡,值得学习,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这代人将会是未来的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