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厦门鼓浪屿中山路骑楼旅游摄影校园博客草根博客杂谈 |
分类: 行走系列 |
没到过厦门的人都以为那里似繁华的大都市,去过的人却都在谈吐它的精致,不论大大小小,夏日的厦门会有一番独特的景象呈现给人们的,尽管游客众多,但对于夏天这样一个绝佳的无奈假期,全国各地旅游城市基本上都相差无几,因此,少份抱怨,换种心情去旅行,你的期望值应该能够得到最大化。
我现在一直觉得这样的想法挺有意思,在大冬天,北国的哈尔滨处在极度的苦寒中,而南海上的海南岛却依旧纹丝不动的享受着冬日的和谐暖阳,于是有人美名曰以数学推理的方式推测夏日的南北温度,相比哈尔滨应该也会比南方的高温城市凉爽多了吧,呵呵,东北是有凉爽的地方,长白山就是个绝好的避暑地,但哈尔滨城市不可能凉爽,除非是哈尔滨啤酒。中国的绝大多数地方在夏日里是普遍高温的,不论南北,最高气温差异几乎很小,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有成文的地理理论做依据。
夏季是个购物的好世界,出去金钱的花费,或许决定你是否购物还得取决你有没有挑战高温的勇气。厦门的商业街最有名气的当属中山路步行街,这里除了临近轮渡码头的绝佳位置,众多欧式建筑以及隐匿于各大门面丛中的百年特色老店都是吸引顾客倾巢出动的重要元素。看吧,新一轮的“On
sale”又来了,大家在匆忙路过的同时总忍不住往店里瞟几眼,有时候不经意的发现一个让人心动的跳楼的卖血价,或者挨着店铺轻轻的飘过,和门帘缝中溜出来的冷气来个零接触,很美妙的感觉。
这就是厦门,马路上的人总是少的可怜,我想晚上应该会爆满的吧,听一些朋友说,晚上的中山路那是相当的热闹,可惜那不是我希望看到的,看多了长沙黄兴南路步行街的肉搏,尽管在烈日炎炎下,却依旧有那么多市民聚集在那里做着一些索然无味的反复运动。
一大早从火车站坐公交路经中山路,当时已是早上8点整,街道上的人基本上可以忽略不算,各式各样的骑楼在朝阳的平射下越发的显得静宁,白如蜡炬的柱子,整整齐齐的窗户,都在进行着信一天的梳妆打扮。这也就是为啥,这么热的天气,我却一个人屁颠屁颠的在大街上晃着,还拿着个略显业余的卡片机。之所以大街上人少,很大一部分原因归结于骑楼在此街区的大量存在。这些建筑师西方古代建筑与中国南方文化相结合演变而成的,可避风雨防日晒,尤以两广、福建、海南居多。这种建筑适应南方天气潮湿多雨,商业楼宇密集等情况而建造的。楼下做商铺,楼上住人,其跨出街面的骑楼,既扩大了居住面积,又可防雨遮晒,方便顾客自由选购商品。是东南沿海城镇一种极有特色的建筑物之一。
很“诡异”的BRT公交,当我从厦门火车站出来的时候,那种人挤人,建筑挤建筑的臃肿感油然而生。对于初次来厦门的人来说,出了火车站,可能会有些头晕,大大小小的公交站台在不同的马路道上错开,再加上横架在高空的高架,零散的BRT乘车地下通道,一切那么玄妙,让人捉摸不透。它不像杭州,在道路本就不宽敞的地方开辟一条专用通道,上下班高峰的关键时候,让拥挤的普通站台乘客望成莫及。厦门人学会了另辟蹊径,利用高架桥,公交也就跐溜一下跑的老远了,北京上海广州的高架是服务于各类私家车,而厦门的大多数是服务于这种BRT快速公交的,别以为它很贵,基本上价格在0.5元左右,当然最贵的全程达到了3.5元,而如果使用交通卡的话,基本价格在0.5元的基础上还略有便宜,只需要0.3元,大大的便宜。
各式各样的骑楼,仿哥特式的,南洋式的,仿巴洛克式的,古罗马式的,中国传统式的,看的人眼花,看的人彷徨的拿着相机不知所措,听到了都是连续的咔嚓声,正因为迷乱,所以只能泛滥的发起大规模的咔嚓运动,辛苦了十个手指的全权配合。看客们,请尽情欣赏,喜欢的随时收藏,亦或者你可以存放在私人电脑里,博主可是再也没有贴上个人Logo了。逛累了,随便找个小店坐坐吧,看看窗外的景色,歇息一下,精力马上就回来了。
想知道这是啥么?呵呵~~看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