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古Pose】黑龙潭不倒的木雕艺术

标签:
云南丽江黑龙潭背包客玉龙雪山旅游摄影校园博客杂谈 |
分类: 行走系列 |
下午泡了一杯奶茶,依旧是立顿,少了那份清爽口感,一直倾心的立顿第一次有这样的米汤味,我想这肯定是我自己的味觉出了毛病。我是个很固执的人,一旦坚持选择了必定会誓不罢休的撑下去,好的东西我会一如既往的支持并鼓动我周围的朋友,不好的当然吃了一次苦头就放手呗。这样的味蕾错觉和最近的生活习惯是分不开的,不规律的作息让我错失了美酒佳肴,但收获了也是今后难得的情谊。我真的觉得自己很伟大,在小小的岗位上做得那么艰苦,做得那么认真,感谢那帮红色娘子军的大力支持。前天,有同学提议出去旅游,又提到了丽江,呵呵,我是很乐意再次到访,下次再去的话就顺便把成都给游了,看看那边的大帮朋友,当然最好是我哥在的时候。多谢了丹丹老乡的亲力帮忙,丽江的礼盒终于顺利“完璧归赵”了。
丽江能够给人那种流连忘返的情节因素不仅仅在于那里的蓝天,不在于那里的朴素石板路,有时候在一特定的空间里杂糅了一些毫不相干的出人意料的元素,所以这个空间无限的令人向往。就好比一盘毫无特性的散沙,当不约而同的罗列出规模整齐的造型时,就会得到赞赏的惊呼。原来我以为丽江出卖自己身价的只能是那份文化与历史的资本,那份在我眼里将近淡忘的文化价值,通过半个月的小小驻留,一些原生态的元素开始在我的眼前展现,整个云南是鲜花的聚集地,不论在昆明还是大理还是丽江,大片大片的鲜花装束在大街小巷肆意的侵占游客们的眼球。昆明这个季节的三角梅最多了,尤其是云南大学,这种形状独特的深红花簇以规模庞大的架势深得市民的喜爱;丽江除了洋洋洒洒的柳莺飞絮,最具造型艺术的就是静静伫立在潭水中的枯藤老树了。看到了这样的风景,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九寨沟的风景,虽然没有去过,但风景图片给我的印象就是那么原始那么天然,没有修饰,没有装扮,色彩分明的潭水在阳光下唱着自己的七彩歌。
这潭池水纯洁是因为它的补给来源于不远处的玉龙雪山,这潭池水亲民是因为它流经了丽江古城千百户居民的门前,当西南地区降水稀少而旱灾不断时,这里的人却仍然过着安逸的生活,不缺水,因为他们有上苍赐予他们的圣水。在丽江,这里是取景玉龙雪山的绝佳地点:天空,白云,雪山,潭水,绿树,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一张浑然天成的明信片。如果说丽江古城给你了宁静素朴的情感回归,那么黑龙潭水带给你的就是亲近自然。很奇特的古城规划,新城区,旧城区,一条河流为界,带给人三种截然不同的心情,我想这在我行走的城市里是不多见的。由于丽江导游素质层次不齐,能够带领团队游客参观的少之又少,因此黑龙潭公园的游览人数明显没有古城里的摩肩接踵,阴差阳错间,造就了黑龙潭这样与世无争的脱俗境界。
我相信这些蜗居在潭水中的枯藤老树还是有生命力的,凭借着玉龙雪水的洗涤与浸泡,它们有着与周围植被完全异同的外观造型,看风景的人像游走在博物馆里看展品的人一样慢悠悠的漫步,水里的老树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亲临现场的观摩欣赏,没有了镁光灯的聚焦,没有了红地毯的走秀,闪光灯也不是这里的主角,完美的天然采光效果绝对能让看风景的人赞不绝口,而这些原生态的pose也成了看风景的人镜头中永恒的时间沉淀,那份隽永的历史与古丽江城遥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