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丽江】满城尽带红衫军(组图)

标签:
云南丽江灯笼旅游摄影玉龙雪山校园博客杂谈 |
分类: 行走系列 |

虽然没有看过老谋子上世纪的杰出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但是那些红彤彤的灯笼倒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些点放有序的红色灯笼规整的在院子里做着对称运动,没有丝毫表情,没有任何喜庆的音调,让人感到封建社会一夫多妻制下家庭倾轧的人生景象,那时的红灯笼代表着权归,代表着性欲,代表着勾心斗角,代表着冷酷无情。不知不觉间,来云南已有十来天了,后天明天即将踏上返昆的路途,突然间开始对丽江有种留恋,对于曾经走过无数次的石板路开始变得想念,虽然说丽江古城街道小巷不计其数多达数千条,但经过一周时间的摸索,我也基本熟悉了这里每条街道的气味:早晨宁静的巷子做着春的深呼吸,为了迎接十点以后的各方游客,临近中午,街道上的行人慢慢剧增,牵手逛街的老夫老妻,长枪短炮的摄影发烧友,结伴而行的老外背包族......有些事,有些人总是难以让人轻易的忘怀。我想到了丽江会是很美的,但这种美很大部分来源于红色灯笼着实让我意外,我想我需要记录下这些平凡的美丽因素。
每个古城应该都是很美的,至少从我走过的两个城市都是这样。凤凰古城依偎着看似磅礴的沱江,演绎着湘西女子粗犷中的闭花羞月,丽江古城则刚中带柔,冰清玉洁中唱响着小桥流水,两种不同风格的美丽印象,相同的明信片似儿的风景,处处有景,处处是景,人人有景,人人是景。夜晚应该是丽江游客最为集中的时间段,闲来无事的游客在灯火通明的夜色中情不自禁的在四方街口手舞足蹈,在摇滚慢吧的劲爆乐曲中尽情high翻天,在各色小吃店一饱丽江风味小吃,在琳琅满目的商品街甄选心仪的礼品。
灯笼,是古时灯具的一种,早在西元八世纪的唐朝就有记载使用灯笼的起由。中国有灯是秦汉以后的事,有纸灯笼又可能是在东汉纸发明之后,元宵观灯的习俗起源于汉朝初年,但也有相传唐明皇于元宵节在上阳宫大陈灯影,是为了庆祝国泰民安,才扎结花灯,借着闪烁不定的灯光,象征着彩龙兆祥,民富
国强,花灯的风气至今仍还广为流行,每年的元宵灯会便是一个很好的代表。
不论是民居还是客栈,不论是商铺还是饭馆,灯笼绝对是这些建筑物的最闪亮的装饰。轻轻的敲开一扇门,迷离间绽放出一丝弱光,噢,原来到客栈了,家的温暖亲不自禁的涌上心头。遥遥远看,店名儿或许还没看清,却被规模庞大的红衣军团渐欲迷人眼,古典中夹杂些传统符号,让人行走在穿越之线。在丽江,灯笼是最普遍的店面招牌,除了正常的餐饮住宿商铺依旧走着传统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路线之外,更炫目的是那些出其不意但在情理之中的特色灯饰。形状颜色各异的灯罩,在灯泡的催眠下,散发出香水味似的霓虹,人总是喜欢五彩斑斓的。
灯笼是吉祥如意的代表,是富贵平安的代表,我从没有见过密度如此之高的灯笼群,古城区的上千条小巷必有一盏以上的灯笼。我突然想到了丽江的安定与安逸,在这个滇北小城,人身的安全,财产的安全是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的,不知道这些和密集的灯笼有没有必然联系。我想总会有那么点关系吧,象征着吉祥如意的灯笼让人心变得短暂的纯洁与涤荡,没有丝毫杂念,如同屹立在不远方的玉龙雪山,清澈,神圣。
前一篇:做客杨二车娜姆的丽江花房
后一篇:【行摄丽江】束河,那如水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