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脱光”,新民俗的潮流潜质!

(2009-11-10 20:58:09)
标签:

光棍

潜质

丁克

文明古国

潮流

中国

大学生

杂谈

分类: 追忆似水

“脱光”的意思是脱离光棍状态,随着11月11日光棍节的到来,各种针对适龄光棍群体的“脱光”活动正在蓬勃开展起来。愈发的觉得现在的光棍节有了和情人节相似的活动主题,脱光一族在这一刻纷纷“倾巢出动”,向各自的目标发起疯狂的爱的冲击,在这种疯狂自嘲行为的背后,中国人或许又能开创出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节日。

 

没人能追溯光棍节的来源,每每谈及过往云烟,人们总是能在过去的历史里找寻到或多或少的渊源,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古人发明了先进的仪器设备,翻开了古代文明古国应有的文化篇章。相比古人在世界上的成就,我们现代人自行惭愧。马致远能借秋天来寄托思乡之情,杜甫能以亡国来抒发自己的悲壮情感,情感专家李清照固然能写下伤感离人的宋词,辛弃疾的豪迈曲风亦能自成一派……这些前辈有着丰富的情感细胞,但由于历史的局限,他们对于数字的异想天开终究没能有新的突破,哪怕是发明了圆周率后7位的祖冲之。中国的古人是没有福气的,他们无法从农历的冬月十一联想到单身男女。

 

光棍节,简单的4个数字1,最容易联想到的便是中国的筷子,从前几年的“月光”到近几年的“脱光”,光光一族完成了从经济上到情感上的完美跨越。它是一个真正土生土长的中国制造,区别于舶来品情人节,亦与中秋节有着千丝万缕的异样化。在注重专利化的今天,没有人拥有对光棍节专利权,光棍节的专利权应该属于广大的中国大学生,在那个4人共居一室的简陋宿舍里,他们缔造了一个具有现代人文情愫的中国节日,演绎着属于自己的孤单寂寥。

 

光棍节现在明显成为了新时代新民俗的流行元素,从流之初对青春的挥霍,慢慢开始了光棍男女对自己的自嘲,再到如今出现的光棍经济,脱光像施魔法一般不仅能吸引视觉和听觉的注意力,还能激发人们潜在意识的金钱欲望,嗬。太不容易了,我们这群大学生!

 

好几年前,我也听说过丁克一族,但现在青年才俊对它的记忆或许已经退散,光棍节的印象却越显深刻,乃至于引申了大光棍(11月11日),小光棍(1月11日及11月1日),小小光棍(1月1日),丁克是一个属于已婚年龄阶段群体的专有名词,生活的压力迫使人们更多了选择光棍,从男“光光”女“明明”到脱光,那种快感是丁克一族曾经的闪念,虽然拥有过相似的经历,但婚姻的围墙总能阻断人们将脱光进行到底的决心,甚至开始厌烦。

 

光棍节,你可以大胆的行使自己的一次权利。对于爱情的坚守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绝对的自主权,不过,青春时代的不幸在于,女性们似乎觉得为了被爱,为了与某个男人建立一种亲密的关系,她们必须看起来美妙无比,而男性们似乎觉得为了得到爱,为了与某个女人产生一段烂漫的爱情,他们必须看起来阔绰大方。

 

光棍节是个土生土长的土包子节日,它不仅是大学生自己发明创造的中式节日,同时也代表了对爱的一次触碰,每个大学生都不应该去欺负它的俗气,更不能“以俗为乐”,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们不如在这一天去坐坐11路和1路公交车,跟随自嘲者在潮流潜质中杯具一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