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7].看《士兵突击》不能只关注许三多

(2008-03-07 21:18:21)
标签:

最喜欢的电视剧

《士兵突击》

成才

钢七连

五班

高城

史今

分类: 追忆似水
                   《士兵突击》剧组做客艺术人生现场

 

它是一部诠释军人情怀的感动之作

它是一部流露男人情义的生动之作

它是一部颠覆传统价值观的深刻之作

?/P>

其他剧种捧红的只是单个的社会人

而它则捧红了一群“兵”

 

    观看完这部电视剧后,我觉得里面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主角,许三多只是名义上的主角,或许是由于电视剧本身的自然属性来决定的:必须要确立一个主角才算是真正意义上完整的电视剧。刚开始受同学的影响,他们说这部剧很精彩,比美国同期上映的类似题材电视剧有过之而无不及,恰巧加上今年发生罕见雪灾待在家中闷得慌,于世对这部戏的渴望也开始升温。尽管电视媒体宣传的主题是“许三多如何从一个软弱的差兵成长为一个男子汉的过程”,但随着我一遍又一遍地回看这部剧时才发现,原来不只是“许三多”这根线在唱主角,某些剧情甚至已超过了那根呗大众普遍接受的线。

记得2007年度新锐人物给许三多这一虚拟人物的颁奖辞是:从最差的兵变成最好的兵,他只赢了一个人——他自己,它的成长史就是中国上行社会的另类寓言。他的迟钝,缺心眼和一根筋,为内心与现实相悖的人们提供了自我反思的契机”他许三多在21世纪的今天是少数存在的,他的精神不可否认,但那种完美无暇的故事情节恐怕不可能出现在中国任何一支军队中,由此,我们对建立在这样理想环境上的精神的态度是否应该放得缓和?毕竟现实中是不存在的,而着所有的溢美只是当代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罢了!

 相反,我们再来看另一人物“成才”。我现在愈发地觉得我们应该将过分聚焦到许三多身上的目光转移到他身上,因为他的存在对这个社会具有更现实的意义。“从最好的兵到最优的兵,他也只赢了一个人——他自己。他的转变历程分明就是当今主流思想的缩影。他的机灵,自强和坚持为他自己赢得了别人的认可,同时也为追求理想的人们提供了良好的警示”。我相信这种人是当今社会的主体“每个人都怀揣着梦想,你奋发图强,他心怀鬼胎,于是取得的结果截然不同,这是我们才开始重新思考追逐人生的正确方式,但成才的演变来得太快,快得让现代人适应不了,因此人们在欣赏成才这一人物时总感到自己不能与其望其项背。那种思想的转变是一种社会的稀缺资源,正是由于稀缺,人们往往急于实现,结果急功近利。这种转变不只是表面浅层的改变,而是体内灵魂的重塑。大到执政为官者,小到求职卖艺人,思想的转变对他们来说都是永无止境的,因为他们要生存,要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这就必然要求他们采用正确的不违背伦理道德的方式去实现!

 五班,钢七连,老A也是三个不可忽视的地方。许三多从五班来到钢七连,成才从钢七连调到五班,两个内心追求迥异的人在两个当初自认为不能找到自我的地方各得其所。突然想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下放”。估计在现在的中国也难得再现那种大规模的人口的暂时流动了,有的话也是零星的并且是建立在高福利高待遇的背后。既然他们两人都在不同的群体中找回了自我,那么这对于当代人又有什么值得思考的呢?我认为他们的经历对于个产业中的一把手和每个基层劳动者有一定的启发。大部分掌权者高高在上,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完全没有居安思危的念头。一个人过得太舒服总会出问题,适时地放下官腔,走向基层,或许执政之道会有新的发现;而基层的劳动者总不敢把眼光放得长远,在他们看来,如何保住现在这份工作,安于现状才是重中之重,他们觉得换份工作风险太大!于是他们圆梦的希望开始寄生在他们的子女身上。其实不管你处在审美样的团体中,它总会有你所要寻找的答案,一旦你进入某个团体就要学会融入其中,进而发现它的价值你才会热爱它。

 当然还不能旺季高连长与史班长,史班长与伍班副等男人与男人之间情义的流露,只是因为这部戏牵涉的关系太过复杂,我不可能一一列举。正如前面所说,这部戏捧红的是一群“兵”。每个人都会在其中发现自己的心灵鸡汤,对我来说,成才的经历是我心中最热的那碗汤,因为在他身上我找到了自我,而对于其他人我感到的是敬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