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中语文教学法课例研究  原创

(2017-07-19 11:07:29)

 

                        —— 作文教学复习之我见

迁安二镇中         刘香敏

    作文作为中考语文的半壁江山,以其高分值倍受人们的关注。考前作文如何复习,是摆在我们九年级语文教师面前最重要的课题。每位教师在作文教学方面都有自己的高招,我结合自己在中考作文复习教学中所悟出的一点心得体会与各位交流、探讨,以待抛砖引玉。我从三个方面来讲:一是了解中考作文命题的动向;二是中考作文常见题型分析及应对策略;三是作文复习的安排。

     一、了解中考作文命题的动向。

关注中考作文的命题,可以使我们在平时组织作文复习时,有侧重点,有针对性,在极为紧张的复习时间内获得最佳的复习效果。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河北省08年以来中考作文题目: 2008年二选一:半命题作文“那一刻,我们_      ”,命题作文“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2009年请以“说墙”或“墙的故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2010年半命作文             来了2011年以“陪伴”为题作文2012 年“我与     的亲密接触2013 年根据初中语文教学法课例研究 <wbr> <wbr>原创所给开头“语文学习不只是在课堂上,它的天地是非常广阔的”续写作文。2014请以“这样的衣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2015年是半命题作文:这次我没有       

河北省从2008年到2012年连续五年考查了命题或半命题作文,2013年终于变换了招式,出了一道续写作文题,2014年又将话题作文推上了风景台。2015年的学科说明又出现了“材料作文、完成小作文和大作文”两种新型的命题方式。可以看出中考作文命题形式不拘一格,呈现多元化局面。但我认为不管哪种命题形式,只要采取恰当的训练方法,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培养学生深厚的作文功底,学生面对五花八门的作文形式也能灵活应对。

二、中考作文常见题型分析及应对策略

针对中考作文题型呈现的多元性特征,接下来,我准备对中考作文常见题型及应对策略做一点简要的分析。

(一)命题作文应考策略  

1.审读题目

审读作文题目是为了定体裁,明范围,找重点。面对命题作文,我告诉学生分两步走去审读:看文题的内容,要弄明白文章是要求写人,还是叙事;是写景,还是议论。写人,是写一个人,还是写一群人;叙事,是叙述一件事,还是叙几件事;写景,是写静景,还是写动景;议论,是什么观点;审题时都要弄清楚。看文题的关键词,也就是“题眼”,一般规律是:文题是句子的,句中的动词往往是“题眼”,如:《我最喜欢的一个人》,题眼是“喜欢”;文题是一个短语的,在短语中起修饰作用的词语,就是“题眼”,如《偶然的发现》《温暖的时刻》,题眼就是“偶然”和“温暖”,写作时应深入挖掘这两个词的内涵;文题是一个词的,这个词本身就是“题眼”,要审出这个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如这道中考作文题:雨露滋润禾苗壮,植物生长离不开水分滋养,你的生命之树也离不开“雨露”的滋养,你的“雨露”也会让其他花朵绽放。请你以“雨露”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很多学生面对这个作文题感觉无从下手,其实就是对于“雨露”的含义把握不透,“雨露”一词有多重含义,一是指本义:雨水和露水。二是比喻义:比喻恩泽。理解了它的含义可写的内容就多了。可以选择第一含义,以“雨露”为对象,写成一篇说明文或写成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可以选择第二含义,写他人给你帮助、鼓励的叙事散文,当然你还可以根据“雨露”的比喻义,提出一个鲜明的观点,写成议论文。由此看来,写好命题作文的关键是审好题。

2.审读“要求”

中考作文题目下面往往有一系列要求。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提示与解说。如2006年江苏无锡卷,文题为“门其实开着”,下面有这样的提示:“‘门’可以是生活中真实的门;也可以是想象中的门,如心灵的门、父母亲感情的门、文学殿堂的门……”这段提示,为写好全文指明了方向。二是交代与警示。一般包括:书写要求、字数限定、文体类别、写作禁忌等。这些要求也是写作时必须注意的条条框框,必须遵从,不能我行我素。如我们的月考作文题: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探讨中国人与美食关系的大型纪录片,银屏一道道色泽鲜亮,香气四溢的佳肴,冲击着我们的眼球,刺激着我们的味蕾。这是视觉的盛宴,味觉的旅行,让人久久回味。它唤醒了无数人对美食的向往与憧憬,也触动着我们心底最暖的那份关于舌尖的记忆,那是乡恋的味道,是人情的味道,是时间的味道……舌尖上的幸福来自于美食的滋养,它灿烂了时光,芬芳了岁月。要求学生从材料中选取一个短语作为文章题目,可是部分学生忽略这一要求,有写“乡恋的,有写“美食”的,这样的同学不理解词语与短语的区别,还有的同学拟题为“心弦上不逝的风景”,出现失误。而本道作文题拟为《乡恋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舌尖上的记忆》《舌尖上的幸福》是从材料中选取的短语,是符合要求的。中考作文审题有错,全盘皆输。我们应对的妙招是:逐字扫描,抓住关键,明确要求。

学生能正确审题,也需要老师经常性的训练。我们的做法是,每天课前有一名学生写一道命题作文题,上课交流,刚开始学生思路窄,寄希望于出题学生的范文,坚持下去后,你就会发现学生思路宽了,材料多了,条理清了,面对题目文思泉涌,出口成章。交流过程中,学生的发言也会使我迸发出思维的火花,适时的点评、引导、有创意的构思也会给学生一种引领。一周下来进行汇总,比一比谁出的题目最好,谁的思路最开阔,谁的材料最新颖,谁的表达最精彩,这样的形式有竞争,有快乐,有收获,这样坚持三年学生怎么会出现面对作文题摇头叹息、愁眉不展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