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简报——学习《数学课程标准》
(2017-02-21 10:54:13)
标签:
教育教学 |
教研活动简报
数学二组 [2017](02、14)
主题内容:学习《数学课程标准》
参加人员:略
主持人: 本次活动由我主持。
解读《数学课程标准》
五大要点:
一、四基是指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二、四能是指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三会是指会说、会辩、会用。
四、六素养是指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和数据分析。
五、十个数学核心概念包括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新课标”提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其基本理念是: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新课标明确提出了“四基”、“四能”,即学生通过学习,获得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将“双基”拓展为“四基”,体现了对于数学课程价值的全面认识,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不仅仅获得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经验、获得数学发展和处理问题的思想。而基本活动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体验,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在此,我特别认同数学思想的渗透,这是过去很多老师特别忽视的一个方面,实际上,这是学生后续学习的重要基础。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双基”训练,更要注重能力培养,特别是知识的迁移能力、问题的解决能力。
十个数学核心概念,包括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同时,对每一个核心概念都做出了较为明确的阐述,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课程目标、深刻地理解课程内容,同时对于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次,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说明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尊重教育规律,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需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获、有所得。所以,我们的教育教学必须坚持“育人为本、特色发展”的育人理念,真正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课堂上、作业中“分层要求、分类指导”,坚决杜绝“齐步走,一刀切”,使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成功的喜悦、看到成功的希望,既重视“大众教育”,也重视“精英培养”;既有“底线要求”,也有“高远目标”,从而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