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中:观《乘法的初步认识》几点收获
(2015-11-09 15:28:35)
标签:
教育教学 |
1、结合具体情景,借助求相同加数和的问题,体会乘法的意义,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能够说出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数与算的过程,体会乘法产生的必要性以及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感受乘法计算的简捷性,形成初步的符号感。目标的制定体现了新课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追求。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初始课,因此这节课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节课 李老师能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知识水平,以学生的主动探索学习为基本活动的形式展开教学。整节课分为四部分,分别是“创设情境,激趣引入;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巩固提升,学以致用;回顾整理,渗透延伸”。教学过程始终围绕“变魔术”这一情境,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向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之中主动参与学习,并在自主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有效完成对知识的构建。
我认为李老师在课堂上有以下几个方面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
1、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有趣的魔术表演是低年级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课始,由看魔术表演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热情。李老师把“魔术表演”设计为本节课的一条主线,用这情境串起了整节课的内容,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愿意合作交流,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主动地去探索。
2、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主体。先根据观看魔术表演写出加法算法,使学生观察到加数都是相同的。亲身体会乘法出现的必要性。在课堂中让学生经历了连加计算的繁琐,老师在出示了6个3用加法计算后,怎么办?然后教师适时介入乘法计算。学生进行对比后,自然就体会到了乘法简便和快捷的优越性。让学生参与经历数学知识的呈现过程,了解新知产生的由来,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3、巩固提升,学以致用
在应用环节,首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一找有关的实例,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然后结合实际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这里的每一个习题,都紧扣教学重点,力图为学生创设说的环境,让学生在互相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中,表述自己的想法,倾听他人的意见,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
4、回顾整理,渗透延伸。
学习数学知识,不应该只局限在课堂中,应超越课堂、走进生活。
在本环节,首先让学生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引导学生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谈收获,培养学生梳理、概括知识的能力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并在潜移默化中发展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5、教师在教学中也很注重自己的评价语言
课堂中的动态生成,学生的回答,教师的评价往往都是一闪而过,但李老师的评价语言非常到位。在课堂教学中及时把握和利用课堂动态生成因素,对学生发表的不同意见,进行提升,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