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修和磨课的过程中,老师们积极参与,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老师们精心备课,上课,修改方案。呈献给了我们一堂堂成功的优质课。每节课教学方法多样,尤其是任务设计更为精彩。研修和磨课的过程使我学会了很多。针对我们小组的磨课内容总结如下:
本课是在学习线段、初步认识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直线和射线虽然曾经出现过,但是没有明确的定义。学生对直线和射线的感受或体会很少,特别是直线,在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模型很难找到,基本没有,它是从具体的长度(线段)到抽象的无限长,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孔老师精心地设计了教学过程,课堂环节有条不紊,层层推进,使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中,探索研究射线、直线、线段的联系与区别。整节课层次清楚,环节之间衔接紧密、过度自然。具体表现在:
1、数学活动中学习新知。如:教学射线时,先从学生生活中的例子引出,你能把这条射线画出来吗?引导学生在画射线的活动中体验射线只有一个端点,一端可以无限延长的特点,在交流直线画的怎么样的过程中,感知直线没有端点,两端可以无限延长的特点,以及过一点、两点画直线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探索规律。整个新知的学习过程同学生的活动相结合,在交流、讨论中使学生明理。
2、在比较中整理新知。学习了射线、直线和线段后,孔老师让学生以小组活动的方式将线段、射线和直线进行比较,在及时的比较中帮助学生将知识内化,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
3、将课堂还给学生。每个新知识、结论、每个图形的画法,都给学生机会尝试、发现。孔老师始终和学生在进行平等对话,学生学得轻松愉悦。
4、情景创设新颖有趣。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课后练习,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充分利用。
5、充分运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和操作,帮助学生建立表象、较好的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空间观念。多媒体有效应用运用,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不足之处:学生对射线、线段、直线的联系不够清楚,只理解了区别。个别学生对“从一点出发”,“经过两点”等意思的表述并不理解。有的学生在练习时没有按要求画图。
本次磨课,我们发挥了集体的智慧,磨出了教师新思维的火花,磨出了教师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了教师把握教材的深度。这次磨课,累着,但快乐着,收获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