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个题目,缘于现在正看着的一本书《上海色拉》。陈丹燕的文字,我一直喜欢的,淡淡余味,暗藏故事,有种温柔的伤心,却还明亮地微笑着。
她在文章中写道,色拉代表着上海人的生活基本方式:亦中亦西,但把它们融化成属于自己的,带着自己这个城市的痕迹。
其实,用色拉比喻一本杂志也恰如其分。各版块,各个栏目,连带做这本杂志的各个小编,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却有要按杂志的基调,变成一个方向的一盘好吃的菜。再如此想象下去,主编岂不就是一个大厨?拌一盆悦己又悦人的色拉,到底要花多少时间?会不会放多了油走了味?思索着且尝试着,我和我的同事们,以后的每个月都要拌一盆色拉,为了赢得你的喜爱,费尽心思并苦恼不已,常常碰壁和面壁。
记得在一本台湾杂志上看过一句话:上班族女性是最疏于被照顾的一群。相信我们这些天大都会中匆匆打拼的OL们,会对此心领神会。是的,我们正在从小资赶赴中产的途中,有梦想也爱物质,挑剔着自己也被挑剔。所以,我们不断地疲惫不堪,不断地失望放弃。
难忘一次杂志广告讲座,主讲人曾讲到他会在上班的空隙,跑去看一场自己喜欢的电影,说感觉棒极了。那是一个创意灵涌的策划高手,也是一位虽不英俊却富魅力的男人。听他描绘这样的片段,不觉莞尔。在漫长而又恼人的上班时光中,我们多么需要种种轻松的趣味,这颗向往优美生活的活泼泼的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