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新包青天之黄金梦

(2010-08-20 12:57:11)
标签:

感悟随笔

随笔/感悟

影评/乐评

杂谈

分类: 其他影视

    个人觉得黄金梦是新包青天中最好看的一案。

    这集中,包拯同样不在京城,而是奉旨给柴王祝寿,顺便让宫中的医女为柴家小王爷治病,然而,这一去,竟引出一项巨案,此案若是真的得逞,那绝不亚于狸猫换太子一案,甚至更为严重,那可是关系到改朝换代的问题。

    为什么这个案子我觉得是拍的最好的呢?因为我们都被此案中真正的幕后主使“骗”了,以往包青天的案子中,作案的人早早就被展现在观众眼前,而我们看的也就是包拯如何取证如何审案,似乎没什么悬念,而黄金梦不同,真正的作案之人一直隐藏在幕后,虽然他多次出现,但却总是让人无法想到他才是主谋,更想不到他居然有篡权夺位的野心,他就是柴家的小王爷,柴玉。

    听了柴玉图谋造反的理由后,我才知道,他是不甘心赵家天下是从当年柴家手中夺来,唐朝灭亡后,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局面,这五代王朝皆是短命王朝,柴家统治的周代是其中一代,后来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周灭亡,此剧中,通过仁宗诉说,我们了解到赵匡胤建立宋朝后,对柴家还是不错的,不但封王世袭,还赐了一道免死诏,无论柴家子孙犯什么罪都可免死,而柴家也是安份守己,不问朝政,只求平安过日子,谁知,偏偏柴家出了个“野心家”,放着安稳日子不过,偏偏要从赵家手里夺回原属于自己的天下,结果最终栽在包拯手里,在龙头铡下走了一遭。

    刚开始时,只是知道有人私开金矿,还想哪个官员居然如此胆大,没准又是庞太师的什么亲戚?而且自始至终,小王爷柴玉给人的印象也是彬彬有礼,温文尔雅又略显忧郁的翩翩佳公子形象,再来看看柴王和包拯的关系,想来也是多年的挚友,能跟包拯做朋友的,想必都是和包拯一样奉公守法,秉公办事的人,所谓“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八贤王和王丞相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总之柴王一看就是个明事理,晓大义之人,因此,私开金矿的事肯定跟他没关系。

    但是到后来,发现那些炼好的金块居然都藏在柴王府里,那就让人不理解了,你想,如果只是一个普通的官员,哪有那么大胆子居然把黄金藏在一个王爷的家中,还有那个管家,若没有人指使,也不敢任人把黄金往王府搬啊,尽管柴王从不问家中的事,可是虽然如此,我依然没怀疑到柴玉身上,因为此时,柴玉正接受医女婉儿的治疗,并且渐渐对婉儿产生了好感。

    要我说,其实婉儿和柴玉也算是金童玉女,婉儿性格温婉如水,年纪轻轻又医术高明,柴玉本身又温润如玉,很有才情,两人若真在一起,也是郎才女貌,更难得的是,柴王爷居然没有门第观念,知道柴玉喜欢婉儿,还主动要向婉儿提亲,我还真以为可以成就一段美好姻缘,可惜,婉儿拒绝了这门亲事,最后想想,幸好婉儿拒绝了这门亲事,不然的话,还没过几天好日子,恐怕就要因柴玉的谋反而受牵连了。

    看到这里,我发现一个小小的问题,就是当包拯怀疑黄金藏在柴王府后,决定去探查,于是打着和柴王爷下棋的幌子,带着展昭前去王府,一番寒暄后,包拯和柴王下棋,展昭就在旁边故作无聊,包拯就借机跟柴王说我这个护卫第一次来到王府,看见王府景色宜人,想要参观参观,还请王爷同意,柴王爷没做亏心事,自然欣然答应,并说王府上下任由展护卫观赏,于是展昭就开始“观赏”王府了。

    问题就在这,话说展昭虽是想探查黄金是否在王府,可是也别做的那么明显啊,你看他逛王府的时候,脚步匆匆的,一点也不像是观赏景色,当来到藏黄金的仓库面前,看到那么多人守卫,就应该知道这里不同别处,干嘛还要上前?还问那么多?这不是惹人怀疑吗?果然当管家问起时,开始怀疑了吧?第二次,包拯为了确定黄金就在王府,再一次去找柴王爷下棋,借口说王府太大,展护卫没逛够,还想再逛一次,柴王爷也再次应允,展护卫你随便逛,于是就看到展昭轻车熟路地直往那仓库走去。

    看到这里我就想说,展大人,你好歹也装作不经意路过的样子好不好?你这样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有目的,这不明显告诉别人,我是来探查你家仓库是否有黄金的嘛。

    要我说,这里应该这样,展昭第一次逛王府时,应该慢慢看,这看看,那里瞧瞧,然后向那个引路的小兵问问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不要光看仓库,看看花,看看草的什么也行,当走到那个藏黄金的仓库时,也不要上前就要进去,而是装作很奇怪的样子问为什么这里有那么多守卫而其他仓库没有?说不定就能套出一些话,当然人家肯定不会告诉你说这里有黄金,肯定是编个什么理由之类,然后再假装无所谓的离开,第二次逛王府,也别直往那个仓库走,而是和之前一样,随意走走,然后“不经意”路过那个仓库,这才显得你是逛王府的,不是来探查的,就这一段我认为演的不是很好。

    案子越往下,越扑朔迷离,我也很想知道究竟谁是幕后主使,柴王爷显然是对此事一无所知,柴玉此时也处在半失恋状态,因为他不确定婉儿是不是喜欢他,案子的转折点,就是那一张金矿地图上的柴家印记,由此可以确定,此案涉及柴王府,至于究竟是谁还是不得知,这时,婉儿意外发现柴玉进入到仓库中去,大吃一惊。

    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柴玉多年的心病在婉儿的治疗下已逐渐痊愈,而他私开金矿,意欲造反的罪行也是婉儿揭发,有人说婉儿太无情了,无论如何,柴玉对她是一片真心,她却忍心将柴玉送上死路,但我不这么认为,我相信婉儿也是喜欢柴玉的,这从她得知真凶是柴玉后痛苦的思想挣扎要不要揭发他可以看出,她的确是出于两难之际,一方面她对柴玉有情,另一方面,柴玉罪行的确重大,甚至关系到多条人命,无论什么选择对她来说都是痛苦的,令人佩服的是,婉儿是非分明,最终她选择揭发柴玉的罪行,真凶终于浮出水面。

    骗了我们那么多集的柴玉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这真是令我想不到,如此温文尔雅的翩翩佳公子,居然还有着篡权夺位的野心,所以我说此案是全剧中最好的一案,就是看似不可能犯罪的人,偏偏他就是真凶,可是面对柴玉,又有谁能恨的起来呢?我想很多人都不会恨他,甚至有人认为他不该死,可是他的确犯了死罪。柴玉可以说是最不像罪犯的罪犯了。

    此案终于了结,同样是儿子犯法,庞太师和柴王爷的态度迥然不同,当得知自己的儿子犯了国法,庞太师是一味维护,并要挟包拯不许他秉公执法,这在93版包青天中可以看出,铡庞昱后,庞太师就处处刁难诋毁包拯,恨不得置包拯于死地,或置开封府所有人于死地,而新版中的柴王爷不同,得知儿子犯下此罪后,先是劝导儿子,然后也曾求情于包拯,甚至请出太祖的免死诏,当得知儿子的罪实不可免时,也只能忍痛大义灭亲,当然,后来柴玉也悔悟认罪,甘愿伏法。

    通过此案告诉人们一件事,就是“人不可貌相”,尤其是在这种破案的影视剧中,往往最不起眼的人,或被人认为是好人的人,就有可能是真凶,而经常被人怀疑,或看似坏人的人,没准绝对是善良无辜的。

    最后再说一句,这里婉儿和柴玉的感情,是包青天中第三段感情,与前两次一样,又是一段没有结果的爱情,又与前两次一样,这段感情是公孙先生最先发觉的,我很想对公孙先生说,公孙先生,你还是做你的开封智囊吧,至于月老一职,你实在不合适,凡是被你看好的感情,没一个成的,虽然你并没有给人牵线搭桥,可是每次你一察觉出谁和谁谈恋爱了,那两人就绝对成不了,以后若再有这种情况,你就睁只眼闭只眼当没看见吧,尤其是对展昭,人家谈个恋爱容易嘛。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ZHE1SIGG.gi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