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梦 回 尖 石 沟

(2010-05-08 21:10:34)
标签:

锡匠

朝鲜

分类: 散文

   由金寨双河镇学智大街往西北行5里即是我常常在梦中难以忘怀的尖石沟。儿时,我们弟兄几个曾在那生活、劳作,那里每一步青石台阶、每一处溪水深潭,都承载着我们的苦痛和欢乐。

尖石沟,曾是我们打柴、采药的地方,小时候,我家常靠我们做这些农活以贴补家用。那里,有羊肠小道通达其间,崎岖可达汤家汇镇的茅草畈。阴河两岸,流水瀺瀺,鸟鸣处处,青山对立,乱石嶙峋,青石台阶由谷底绵延至山顶,参天古树结成林荫,晦暗可怖,几至中午,也不见天日。可见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植被之丰富、林壑之优美,若无大办钢铁、十年文革之胡作非为,现在必是旅游区,想起来令人扼腕啊。当然这是后话。

    尖石沟东为行鹰寨,海拔750米,山顶悬崖峭壁,险峻雄奇,终日云雾缭绕。寨的南面即为洪学智将军的故居地——西大山。老辈人传说行鹰寨那上面雄鹰之多,竟每日不停地成行飞出大山。我想,那身经百战的洪将军必是这飞出大山的行鹰之子吧?后来那山顶上真的建起了航空兵的导航站点,银鹰雄起,竟成了现实。

一入尖石沟,是一棵千年古柳,有无数白鹭在那上面做窝,小时候我们攀到那上面掏来鹭鸶蛋,和上泥巴放在火里烧熟吃,以打牙祭。我们美其名曰“火烧蛋”。

最令我难忘的,是那一柱擎天的尖石头——打儿窝,我想,这可能就是尖石沟地名的由来吧,打儿窝,高达20米,状如黄山梦笔生花石,极像一把倒矗的毛笔,不过这“毛笔”没有笔峰,成了一窝状,想来那到底是人工雕琢的还是天然形成的,就不得而知了。我们小时候常站在它边上的巨石上投石入窝,据说,凡是能投中的将来结婚后生男孩,投不中的生女孩子,其实,因为打儿窝太高,我们那时能投中几乎是不可能的。

细想起来,这打儿窝不正是男女生殖器官的象征吗?矗立的石柱像极男根,而石柱顶端的窝状也似女性的生殖器,这里,是不是也蕴含着古代山民的生殖崇拜文化呢?

后来,文革开始了,山上的原始森林被付之一炬,一律种杉木林,植被被破坏,大山在哭泣,尖石沟在哭泣!

    今年正月的一天,我在县城梅山路遇尖石沟的山民小锡匠之子、我的老同学小刘,“小锡匠”,是当时方圆几十里地对小刘家的称呼,可能是他父亲做过锡匠的缘故吧。由于是同学,他家的饭我吃过不少。在一家餐馆里,我们聊起了尖石沟、打儿窝、行鹰寨……老同学说,如今的尖石沟,已通了宽敞、漂亮的水泥路。山民烧饭、取暖早已用上了电,山上的树都长起来了。

    尖石沟,我梦中的尖石沟,寻梦,我还能找到来时的路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