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从贵州回肥,已近一周。想来如若再不记下此行之片段,似我这般记性不佳之人,日后定会“落得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难免有所憾。偶得今朝半日闲,信笔述之。
九日中午到达贵阳机场,飞机上难吃的意大利面犹在胃里翻腾。还没缓过劲儿来,帅哥导游顺手接过我的旅行箱,心情登时畅快了不少。一个举目无亲之地,有人宾至如归地接待便暖意横生——崇尚萍踪侠影式的流浪,但也许我天生便不是漂泊的命。

一路车行,沿途风景过眼。那导游一再强调贵阳是弹丸之城,似无多大出息的样子。而窗外掠过的景致却让我心生欢喜——连绵起伏的山,高低错落的坡,九曲十八弯的路,浓密葱笼的树,极简极旧的民房,高大梧桐掩映下的街道,鞍马稀稀,人群寥寥,大雨过后,落叶成堆,湿气氤氲,恍惚间模糊了时间的概念:一种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平和,或一种秋风秋雨打秋窗的萧索。突然想起合肥唯一一个宝贝疙瘩——芜湖路,终输在斧凿过度上。
由于是山城,路上几乎看不见自行车,这让我这个日日借脚踏板上班的人一阵意外的欣喜。一个城市,只要它足够美好,日日徒步又何妨。我在车上,尽管快要被盘旋蜿蜒的公路绕晕,看着沿路同样曲折盘桓的房屋,贴着山的一侧,绕着路的一边顺势而上,顺势而下,也饶是兴致非常。那些房屋隐在山石里,似乎浑然一体般融洽和谐。那些清新可人、摇曳生姿的植物,弄不清是居民亲手栽种,还是大山的天然手笔。

贵阳这地方也算是寸土寸金吧,立交桥下也见缝插针地盖了楼。尽管经济环境尚嫌迟滞,严峻的地理环境却催抬了房价。来此地的房地产投资商不多,故而楼盘也少,然而价格亦与合肥比肩,市中心的房子均价也在每平米四千左右。同行一同事吐了舌头:刚准备退休以后来此定居养老。呵呵。
狭长的路,逶迤的山,绵延的房屋,热闹的小街,闲适的行人,开山横断面的天然草坪,院落围墙篱笆上旁逸斜出的鲜人掌……初入贵阳,感觉亲切。想起上月底的某天傍晚在上海徐家汇的脚步沉重,心绪烦乱——不得不承认我是个贪图安逸之人,霓虹灯摩天楼,车水加马龙,容易让我如班里的后进生一样自惭自卑,如迷途的蚂蚁一样自怜自哀。所以,像合肥,我的家乡,因着它的安然,因着它的熟识,我喜欢。而贵阳,一个异乡,因着它的怡然,因着它的平易近人,我亦喜欢。小国寡民,也很好。
每个城市,各有各的美态,看你的取舍。取舍又取决于一贯的个性和当下的心境,或者对于生存状态以及理想的追求。有人因追梦踏上行程,有人因谋求金钱权势在他乡营役,有人因自我放逐而生活在别处,有人因爱上一个人既而爱上一座城,有人因千丝万缕蛛网般复杂的关系终老在故乡……就像双子座的人有着双重性格,一个人也许会爱上好几座城市,因着这样或那样的关系,它或许是你的老家,或许是你即将展开新生活的城市,或许是你旅途中无意间经过的一个小镇,也或许只是偶尔出现在你梦里的那座不知名的城池。
说得远了,转回头说行程——可能接下来的行程被我写成流水账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