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实在太无聊了,上班下班,自行车已老朽,上坡时哼哼唧唧生怕引不起旁人的注意,无奈,推行。在清晨静谧的环城公路上,两边是茂密的树林,夹杂着白色动物石雕,再往深处是汩汩的绿色湖水,我喜欢有清晨雾气的树林子,仿佛每片叶子都显出生命最初时濡湿的状态,深呼吸,空气也翠生生的。傍晚的树林亦好,夕阳快要西沉,倦鸟悉数归巢,叶子们在余晖里窃窃私语,繁华终于落幕,这般怅然;长夜如此漫漫,这般慵懒。
上下班的路上是无暇也无心留意叶子的状态的,只是突然间想起:叶子,是不会飞翔的翅膀;翅膀,是落在天空的叶子——阿桑的歌,同时,她还自我解嘲地唱着: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呵呵,真好,这样深刻的话一定是孤单的产物。
想到上广播电视学课时,张阳老师讲他所欣赏的
“酒神精神”,不外乎就是一种大众的、放诞的、浪漫的、芜杂的、看似集体宣泄却强调个人解放的一场“盛世狂欢”。例如张艺谋早期的电影《红高梁》,“俺爷爷”在酒窖的酣畅淋漓,“俺奶奶”在高粱地里的恣意和爽辣,屠刀、鲜血、火光、高粱酒、油亮亮的背脊,红艳艳的盖头;木讷、凝望、踌蹰、喘息、嘶吼、模糊了身份,救赎了灵魂。如血残阳,
如歌岁月,至情至性。
张老师最后不无遗憾地叹惋:国人缺乏“酒神精神”,哪怕是昙花一现,人们装模作样地思考,之后开始鄙夷,使其最终归于长久的寂灭。又比如张艺谋,《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佛家讲人有三毒:贪、嗔、痴,在压抑中得不到拯救,扭曲,畸形,生命不再是蓬勃红火的高粱地,而是深宅大院里黑洞洞的井,跳下去,便了结了一切,投奔了“自由”。
上次去南屏,看了《菊豆》的拍摄地,破落的祠堂和宅院,尘土蒙面,湿气氤氲。对于祠堂,始终有种不知名的反感,心情如同被钝器所伤,暗沉、艰涩——悻悻而来,悻悻而去。
就这样,怀念起过往的种种,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经历过的人和事、生活的某个段落、某些人的只言片语……我有些害怕,老了吗?老人才爱怀念才爱回忆。天知道这是一件多么沮丧的事,因为“回忆总是令人惆怅的,过去的美好只会使人感到一切都已完了,而过去的烦恼,只会使人再度烦恼”——张爱玲如是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