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游历中国】 |
大学同学聚会的第二天,来到广东开平最大的一个华侨私家园林,从导游那儿听到了一个哀怨曲折的立园故事。
八十年前在美国芝加哥,年轻的谢维立(后来立园的主人)跟随父亲打理家族生意,经营工艺品,服装,药材,事业非常成功,妻子司徒氏为他生下6男3女。不久,夫人最宠爱的小儿子不幸夭折,夫人也随之精神失常。30岁的谢维立情绪低落,回到广东开平探亲,并遵从父命,在塘口镇选址兴建立园。
一天,谢维立去亲戚家串门,回来的路上突然大雨滂沱,躲闪之间,一把油布雨伞及时的遮在头上,递伞的女子年方十八,美貌丰盈,正是开平有名的才女谭玉英,玉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两人在雨中一见钟情,于是引出了一段哀怨曲折的爱情故事。
谢维立当即向谭家提亲,玉英自是欢喜。婚后,谢维立为她特意建了碉楼与花藤亭,碉楼外看是三层,其实是四层,里面的瓷砖从意大利进口,浴缸是美国货,墙边装设西式壁炉;所有窗户装上防蚊窗纱,天花下悬吊着古式灯饰;每层摆设着工艺精致的酸枝家具,显得幽雅富贵,古色古香。
花藤亭形似当时英国女王的王冠,水泥浇筑而成,一方一方的白色小方块,藤类植物攀缘其间,四季鲜花盛放,供爱妻玉英消遣。在谢维立心里,谭玉英比女王还要尊贵,比花儿还要娇美,二人如胶似漆,恩爱无比。
婚后,很快谭玉英就怀孕了,谢维立要去美国接管家父生意,临行前答应等她生产的时候一定回家。当年时逢乱世,交通不便,谢维立在海上漂泊多月,玉英思夫情切,一直盼望着丈夫的音讯,她亲手缝制了一个粉红色的书信袋,绣上“鸿雁传书”字样,专门用来收存丈夫寄来的信件。
谭玉英多愁善感,日日相思,不见书信,于是忧郁成疾,等谢维立回来,谭玉英已经难产而死,痛失爱妻,谢维立自然是悲痛万分.自古红颜多薄命,谭玉英死时年仅十九岁.
为了纪念玉英,维立在立园建造了毓培别墅(毓培是他的乳名),别墅门前书有一副“鹤顶格”对联:
毓灵山文乡武里
培福地玉树琪花
毓灵山文乡武里
培福地玉树琪花
谢家有个丫头姓余,与谢维立青梅竹马,余家女孩自小便对谢维立情有独钟,可惜门不当户不对,小的时候和谢维立分吃一个苟合果,把苟合果的种子埋入地里,发誓今生今世不嫁人。
余氏有个养女,唤她余瑶琼,送去给谭玉英当贴身丫鬟,谢维立全家离开立园的时候,余氏说她要留下来看家,等到老了,要用苟合树做棺材,埋在苟合树下,替谢家看守园子,结局也果真如此。
余瑶琼对谭玉英的才华羡慕不已,更为主人与谭家小姐的爱情感动不已.谭玉英生前精通乐理,犹善弹琴,谢维立最爱听谭玉英弹奏《郎归晚》,玉英死后,谢维立潦倒憔悴,终日买醉,彻夜难归.
有一回,谢维立深夜醉酒回来,看见玉英的碉楼仍亮着灯,静夜里传来《郎归晚》,谢维立以为谭玉英还在人世,奔上楼却看见余瑶琼,十个手指头缠满了纱布,在弹谭小姐生前最爱的曲子《郎归晚》,新的爱情就此萌生,不久,余瑶琼便成为谢家三夫人。
余瑶琼小谢维立30余岁,自知无力帮谢维立打理生意,便建议谢维立将身边的女秘书娶作四夫人,四夫人关英华是香港人,帮谢维立处理外事,兼英文翻译与文书。
日本入侵的时候,三夫人四夫人携一家老小出逃,乱世里走散了,四夫人带着一儿一女回到开平,为生活所迫,嫁给了一个日本军官。后来,谢家嫌她嫁给日本人,有辱家风,将她和她的子女逐出谢家。至今,四夫人的子女仍在开平农村务农,立园没有任何四夫人的物品。
1999年,
六十多年过去了,立园的主人们都已长眠作古,可是,绿色琉璃瓦下糅合中西建筑艺术的华丽别墅,今天仍然光彩照人,令人叹为观止。
前一篇:大学同学聚会
后一篇:深圳秋之花---勒杜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