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睡眠时的脑电特征

(2006-08-28 22:17:09)
分类: 睡眠基础

睡眠时的脑电特征

   睡眠状态是颇难进行客观研究的。直到本世纪5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克莱特曼教授指导的研究生阿瑟林斯基研究眼球运动和睡眠的关系,啊瑟林斯基在他八岁的儿子阿芝德睡觉时,将他和脑记录仪相互连接,并在眼旁也连接上电极以记录眼球的运动。经过两年的观察和分析脑电图,发现良好的夜间睡眠由两部分组成,即“快速眼球运动睡眠”和“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此后,克莱特曼和德门特在对人的研究中,将眼动和脑电活动模式联系起来,并和梦结合起来。明确肯定了睡眠包括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就是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前者是所谓的“安静”相睡眠,后者是所谓的“活动”相睡眠。这一发现是睡眠研究的一项突破,导致了睡眠生理学的深入研究。

   ⒈人在睡眠时脑电谈呈现的电活动的基本形式:

   δ波       0.5-3/秒,波幅20-200微伏(  )范围。又称作“高幅慢波”,是睡眠状态下的主要表现。

   θ波       4-7/秒,在成人极度疲劳及麻醉状态下出现。

   α波       8-13/秒,在成人头皮上引导记录时波幅在20-5-微伏(  )范围,又称“低幅快波”。是皮层处在安静状态时的主要表现

   β波       14-30/秒,波幅只有5-20微伏,是新皮层处在紧张活动状态的主要脑电表现。

   σ波       围绕14/

   Κ-复合体波       是在慢波2期所特定出现的一种波形,由负相和正相的大慢波组成。

  α:人脑在三种状态下的脑电图特征:

   清醒状态:人在清醒状态时,安静并且闭眼,皮层脑电活动脑电图以α波为主。睁开眼睛或接受刺激时,α波立即消失,而呈现β波,这一现象称为α波阻断。如果被试又安静闭眼时,则α波又重现。此时人的肌肉系统伴有高度的紧张性。在困倦时,一般可见到θ波。成人在清醒状态下,几乎没有δ波。

   慢波睡眠:皮层脑电活动脑电图呈现高幅慢波,此期时肌肉仍然保持一定的紧张性。这是一种浅睡眠状态。由于此期时无眼球快速转动的现象,因此慢波睡眠又称为非快眼动相睡眠。又由于此期脑电图呈现慢波形式,这可能是无数皮层神经自发电活动节律同步化的结果。因此慢波睡眠还被称为同步睡眠。慢波睡眠1-4期的睡眠程度由浅入深,其脑电图特点发生如下变化:

   ⒈慢波1期(S1):当人逐渐进入睡眠的慢波1期时,脑电图就变得比较不大规则,并且振幅降低,只有少量α波或者根本没有α波了,呈现θ波。

   ⒉慢波2期(S2):在θ波的背景上呈现σ梭形波和“K-复合体”波。

   ⒊慢波3期(S3):进入深睡眠阶段,脑电波特征是呈现高振幅(至少是75微伏以上)的δ波 ,呈现δ波 指数为20-50%。也可见到σ波呈现。

   ⒋慢波4期(S4):同慢波3期,δ波 指数超过50%,处于慢波3-4的人变得更加难叫醒,(但是涉及个人的事物,例如一个熟悉的名字,往往可以把一个人从深睡阶段中唤醒。而比较与个人无关刺激,例如一个响亮的声音却不能唤醒他)。

   ⒌快波睡眠:在一个人已经入睡一个小时左右以后,另外一个变化发生了。脑电活动记录又回到清醒状态,但被试尚未清醒,而是较慢波睡眠更加深沉的睡眠,亦称为深睡眠。此时,脑电图呈现低幅快波型式,眼电显著增强,肌电明显减弱,肌肉完全松弛,伴随出现眼球每分钟50-60次的快速转动。因此,快波睡眠阶段被唤醒时,通常报告有梦。即使这个阶段的睡眠显然是轻度的,而且睡者正在做梦,但要在快波睡眠阶段把睡者叫醒同样困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