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甘肃省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民意调查报告

(2007-08-06 11:52:53)
标签:

社会/纪实

甘肃

领导干部

选举

民意调查

省情中心

分类: 社情民意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在我省已经进行了三年。为了解广大干部群众对公选的评价及社会效果,省委组织部与省统计局联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这次民意调查,调查工作由省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组织实施,调查范围覆盖全省十四个市州地。

  此次调查从5月中旬开始,到7月份结束,历时两个多月。调查对象分为城镇居民、现任地厅级干部、参加地厅级公选的干部、参加县处级公选的干部和未参加公选的干部五个层面。全省共调查了2300多名干部群众,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干部群众对公选工作的了解程度比较理想

  总体来看,54.17%的干部群众知道在全省范围内进行的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36.2%的干部群众知道一点,了解程度达到90.37%; 82.29%的干部群众知道在市州地开展的公开选拔工作。
  从分组汇总结果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1.学历越高,对公选工作的关注程度越高。研究生学历的人群对公选的关注程度最高,达到84.62%,其次是本科学历,为75.56%,大专为59.68%,高中、中专为35.99%,初中以下学历仅为19.81%。

  2.男性的关注程度高于女性。在此次调查中,男性占65%,女性占35%。而男性对公选的知道程度为59%,女性为44%,男性高于女性15个百分点。

  3.不同人群对公选工作的了解程度不同。城镇居民对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了解程度为86.75%;参加公选的干部的了解程度达100%;未参加公选的干部的了解程度为98.6%。干部的了解程度明显高于居民。

  二、干部群众对公选产生的干部认可程度较高

  调查结果显示,有73.43%的人认为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对加强班子建设、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有很好或较好作用,只有11.97%的认为作用一般。67%以上的干部群众对公选产生的干部工作能力表示认可,其中认为工作能力很强的占11.53%,较强的占56.03%;也有13.74%的人认为公选上的干部工作能力一般;还有18.7%的人由于对公选产生的干部不太了解,对他们的工作能力未做评价。

  三、90%以上公众对公选方式给予肯定

  从总体结果来看,绝大多数干部群众对公选给予了极高的关注,92%以上的干部群众认为有必要开展公选。赞成公开选拔的比例最高,达80.9%;其次为民主选举,为50.92%;赞成组织任命的为19.96%;18.27%的人赞成聘任方式。在对公选方式进行评价时,有80.68%的干部群众认为这种方式很好或较好,其中认为很好的占28.08%,认为较好的占52.16%,18.57%的干部群众认为这种方式不好;0.73%的干部群众认为一般。

  从不同的分组结果看,显示出以下几方面的情况:

  1.党政机关人员赞成公开选拔的比例较高。在领导干部任用上,85.55%的党政机关人员更赞成公开选拔方式,赞成比例最高;其次为事业单位职工,赞成公开选拔方式的人数占80.7%;公司企业职工中有77.23%的人赞成;74.66%的离退休人员也表示赞成公开选拔方式。可见,在我省开展的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得到大多数干部群众的赞成。

  2.县处级干部对公选的赞成率高于其他干部。此次共调查县处级干部595人,有87.91%的干部更赞成公开选拔方式,高于全省平均赞成率7个百分点。

  3.中共党员与共青团员的赞成率达到83%以上。此次调查中,中共党员有1372人,共青团员有98人,占总调查对象的一半以上。中共党员中,有83.24%的人更赞成公开选拔方式;83.67%的共青团员更赞成公开选拔方式;民主党派中有82.14%的人赞成公开选拔方式;群众中赞成公开选拔方式的人占76.62%。

  四、85%的干部群众对公选工作比较满意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打破了干部任命的常规模式,干部群众对此给予充分肯定。从调查结果来看,绝大多数干部群众对公开选拔工作比较满意。在这次调查的2315人中,认为满意的占23.54%,较满意的占61.47%,满意率达85%。有55.9%的人认为我省开展的公开选拔工作充分体现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有近70%的干部群众认为这项举措对于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效果很好或较好。从分组情况来看:

  1.参加公选的干部中,94%的人对公开选拔程序表示满意。此次调查中,参加副厅级公选的干部240名,参加县处级公选的干部300名,共540名,占总调查人数的23.37%。他们亲身经历了公开选拔的各个环节,对公选程序比较了解,因此,他们的评价更能够说明问题。调查结果显示,94%的参加公选的干部对公选程序表示满意或较满意;92%的认为公选很有必要或有必要。

  2.76.67%的现任副厅级以上干部认为公选工作公正性强。当问及你认为公开选拔干部是否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时,76.67%的现任副厅级以上干部认为充分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参加副厅级公选的干部,认同率为67.5%;未参加公选的干部认同率为60.8%;参加县处级公选的干部的认同率为60%;居民的认同比例为49.83%。

  五、85%以上的干部群众认为公选工作应加大力度、扩大范围继续推行

  公选工作是一种新的选人用人方式,今后如何发展是大多数干部群众关心的话题。为此,我们专门设计了是否赞成公开选拔工作今后应加大力度、扩大范围继续推行的题目,85.92%的干部群众认为应加大力度,扩大范围继续推行。

  1.行政机关干部对公选的支持度高。88.34%的副厅级以上干部赞成公选工作应加大力度、扩大范围继续推行;参加公选的干部中,有83.33%的人认为应加大力度、扩大范围继续推行;未参加公选的干部中,有86.2%的人对此表示很赞成或较赞成。

  2.26-30岁的人群更赞成公选应加大力度、扩大范围继续推行。从不同年龄层来看,26-30岁的人对公选的支持率最高,有91.62%的人很赞成或较赞成公选工作应加大力度、扩大范围继续推行,是所有年龄段所占比例最高的;其次是46-55岁人群,赞成比例为88%;其他年龄段人群的赞成比例均在85%左右。

  六、干部群众对公选的意见与建议

  在这次调查中,广大的干部群众对调查的关心程度很高。在调查的2315份问卷中,大部分问卷都填写了他们对公选的意见和建议,共提出1000多条意见与建议,我们将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意见与建议归类整理如下:

  (一)关于报名

  1.报名条件方面。①在年龄、学历、任职条件等方面,对于优秀的、有突出贡献的人员要有破格标准;②报名时不应对性别、党派等增加限制条件;③不同工作性质的岗位,报名条件应有所不同。

  2.报名程序方面。①参加公选的干部报名时应首先考虑后备干部;②报名者要有述职报告,单位和同级组织部门应有鉴定;③在民主推荐的基础上报名。

  (二)关于笔试

  1.笔试题目方面。①要侧重于政治理论方面的考试,适当减少知识性试题比例,增加综合分析试题比重;②侧重于岗位业务知识考试,增加新兴的实用知识,比如WTO有关规则知识等;③侧重于对参加公选人员实际能力的测评,加大案例分析的题量;④处理好笔试、面试、组织考察在总分中所占的比例。

  2.笔试的其他方面。①本省出题与其他省交叉进行;②笔试合格者,应将其工作成绩在媒体上公布;③建立考试题库。

  (三)关于面试

  1.面试题目方面。①公选的职位专业要求不同,面试题目也应不同;②测试内容应把握政策性,增加面试者依法行政的水平测试及其应变能力的测试。

  2.面试方法方面。①增加心理素质测评;②增加情境测评;③提高面试率,增加笔试者的面试机会;④加强考官的培训,实行考官资格制。

  (四)关于组织考察

  1.组织考察的内容方面。①注重工作能力与思想品德双重考察;②多考察干部能力与干群关系;③放宽考察面,多听取不同层次群众的意见,从业绩、能力、品行等方面详细考察。

  2.组织考察的方法方面。①尽量采取定量方法进行,如根据群众投票计分等;②加大组织考察的监督力度;③对考察对象进行民主测评,赞成率不足60%的,不予任命;④对工作成绩突出、优秀的干部应优先考虑。

  3.组织考察的重点。①重点考察其政治素质、思想道德及作风品行;②干部的软条件考核难度大,应增强软条件考核的科学性。

  (五)关于公选制度

  1.公选工作应更加广泛,多层面公开选拔,不要拘泥于一种模式。
  2.对副厅级的公选,应扩大地域范围,面向全国,特别是东部发达省份。
  3.加大对公选任职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
  4.处理好培养、使用与公选之间的关系,使干部任用科学化。
  5.公选工作应采取考试与推荐相结合的办法。
  6.加强对公选工作有关规章与责任制度的建设。
  7.公开选拔应制度化,保持延续性。
  8.加强总结,不断改进工作程序。
  9.扩大公示范围与公示内容。
  10.以面试和考察为主,淡化笔试。
  11.增强群众的参与权与知情权。
  12.建立任用资格公考制度,对拟任职位进行资格公考,获得任职资格后,再从中选优任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