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的制服(Seifuku/せいふく)

(2009-11-11 13:59:32)
标签:

水手服

校服

国中女生

男生校服

诘襟

日本

文化

分类: 字解日本˙食衣住游

日本的制服(Seifuku/せいふく)

 

制服(Seifuku/せいふく)的历史应该非常悠久,广义说来,古代中国或古代日本朝廷官员依不同官阶所穿的礼服,就是一种制服,天子祭宗庙时着用的衮冕也是一种制服。而宗教神职人员更是以服装来证明自己的身分。

 

日本在江户时代也有制服,大商铺员工都穿染有「屋号」(Yago–/やごう)或「商号」(Sho–go–/しょうごう)的外衣,而各类职业的职人也都有其固定的服装。甚至连幕府的下级武士公务员,穿的看似都是和服,其实也依所属部署及身分高低而有别,甚至可以看对方结在头顶的小发髻形式,而一眼分辨出对方是刑事警察或保安警察。

 

有关军队、警察、消防队员、厨师、医生、护士等职业的制服,我想大家理应都很熟悉,在此不多赘述。此项目主要是说明日本的「学生服」(Gakuseifuku/がくせいふく,校服)。

 

提起日本的校服,某些人很可能受漫画或电视剧影响,脑中立即浮出中学女生穿的「セ–ラ–服」(Se–ra–fuku,水手服),事实上日本全国目前仍有半数以上的国中女生制服是「セ–ラ–服」,高中则大部分都是西装外套。但据说有将近半数的高中女生仍将「セ–ラ–服」列为最爱。

 

我在高中时代穿的校服是白衬衫、蓝领带、蓝西装外套、蓝褶裙,由于国中在台湾毕业,因此没穿过「セ–ラ–服」,真是遗憾哪。倒是在高中时便学会如何打领带,有时早上怕赶不及巴士时间,就把领带塞进外套口袋,然后在巴士内慢条斯理地打领带。女生穿西装领带制服虽然很帅气,我却总觉得缺乏穿「セ–ラ–服」时的纯真与可爱。不过,老实说,我也觉得只有国中女生适合穿「Se–ra–fuku」。

 

日本每年六月一日「衣替」(Koromogae/ころもがえ,换穿夏服)那天,各家报社晚报都会刊出身穿水手校服的女学生照片,以强调初夏的来临。冬服换穿日则是十月一日。不过冲绳县与奄美群岛因气候问题比内地提早、延后一个月,各在五月、十一月实施「衣替」。

 

为什么每家报纸都会在六月一日那天不约而同地刊出女学生照片呢?企业女员工也会在同一天换穿制服呀。原因是在同一天几乎全国性换穿夏季制服,又可以在街头拍摄的对像只有女学生而已,这光景已经成为日本夏季的「风物诗」(Fu–butsushi/ふうぶつし)之一。换穿冬服时则不会上报,没看头嘛。

 

明治、大正时代女学生穿的校服是传统振袖和服加一件「裤」(Hakama/はかま,宽松裤裙)。一九二二年,福冈县福冈市基督教私立福冈女学院校长,为了让女学生行动方便,托厂商设计出水手服形式制服,之后东京和其他县市学校也随后跟上,如此「セ–ラ–服」便成为全国共通的中学女生校服。

 

但是传统女校服的「振袖、裤」(Furisode/ふりそで、Hakama/はかま)并未因而成为历史遗物,现代大学生在毕业典礼时,很多女生都租用传统校服参加典礼(男生比较少,通常穿西装)。每年三月末在车站或大学校园附近都能看到身穿传统女校服的大学生,即便我已经看习惯了,但碰到这种光景,仍会情不自禁扬起嘴角,暗自为她们祝福。西方诸国或某些亚洲国家在大学毕业典礼穿戴的方形帽和披风等学士服,在日本反倒很罕见。至少在日本住了三十多年的我,一次也没看过。

 

日本的制服(Seifuku/せいふく)

 

至于男生则是「诘襟」(Tsume–eri/つめえり),目前有七成国中都采用黑色「诘襟」制服,高校则有二成左右。这是学习院(旧宫内省设置的官立学校)于明治十二年(一八七九)带头指定为男生校服,七年后,东京帝国大学(东京大学)也指定「诘襟」为制服,其他中学或大学跟着陆续效仿,所以「诘襟」的历史比「セ–ラ–服」悠久,已有一百多年。

 

但是当时只限都市区有钱人家子弟才穿得起「诘襟」制服,一般大学生都是和服、下驮(Geta/げた),再用风吕敷(Furoshiki/ふろしき)包裹课本、文具去学校。「诘襟」制服在当时算是一种上流知识分子的服饰。昭和三十年代以后,大学生不再穿制服,而是自由穿,「诘襟」就变成国、高中男子的传统校服。

 

「诘襟」通称「Gakuran/がくらん」,写成汉字便是「学兰」,这个「兰」字指的是荷兰的「兰」。江户时代称西服为「兰服」(Ranfuku/らんふく),所有传自西方的物事都冠上「兰」字,「Gakuran」的意思就是学生用兰服。不知为何,这个词一直沿用至今。

 

黑色「诘襟」制服扣子是金色,上面刻有校徽。毕业典礼那天,女生如果可以要得到男生的第二个扣子,表示对方的意中人正是你。总之,对男生来说,「诘襟」制服的第二个扣子是一种定情物。第一个扣子留给自己或同性知己,第三个扣子是给朋友,第四个扣子给家人,第五个扣子给其他交情较浅的人。倘若女生得到第五个扣子,表示你已经三振出局。

 

为什么是第二个扣子?因为第二个扣子最靠近心脏,表示对方愿意把「真心」(Magokoro/まごころ)交给你。而此风俗的起源据说是二次大战时,男子在赴战场前,由于很可能一去不复返,特意留下军服的第二个扣子给意中人当终生纪念。

 

日本的制服(Seifuku/せいふく)

 

附带一提,小学生背在背上的书包(Randoseru/ランドセル),语源是荷兰语的Ransel,据说本来的意思是乞食袋,幕末时传至日本,起初用来当军队士兵的背囊,在当时是军事用语之一。明治天皇于一八四七年在东京设置学习院(江户时代末期的第一二一代孝明天皇首先在京都御所内设置了学习院)后,当时的明宫嘉仁亲王(大正天皇)升上初等科时,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献上皮制方形背包当贺礼,这就是现代「Randoseru/ランドセル」的原型。

 

日后陆军大将乃木希典任职学习院院长时,在校规中指定书包全用皮制方形背包,正是现代小学生书包「Randoseru/ランドセル」的起源。不过,皮制背包在当时是高级品,昭和三十年代以后才普及至一般庶民家庭,而且沿用至二十一世纪的今日。

 

此文收录于《字解日本˙食衣住游》

卓越当当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