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越后之龙上杉谦信

(2009-08-27 13:31:35)
标签:

川中岛之战

大将

幕府

沙门

上杉谦信

越后之龙

文化

分类: 战国日本

越后之龙上杉谦信

 

四十九年一睡梦
一期荣华一杯酒

 

生于一五三○年的上杉谦信,于一五七八年因脑溢血而骤逝,享年四十九,刚好与他生前留下的这句诗相合。谦信是越后(新潟县)守护代幼子,四岁丧母,七岁丧父,从小在寺院长大;十九岁继任长兄位子,登上国主宝座。二十一岁时成为越后守护。

 

当时上野国(群马县)关东管领上杉宪政抵不住北条氏康的攻势,逃到越后向谦信求援。年仅二十三岁的谦信立即率军击溃北条军,自此驰名天下。次年,谦信又受人之托,与三十三岁的武田信玄展开第一回「川中岛之战」,岂知这一打竟自第一回打至第五回,整整对打了十一年。

 

江户时代后叶儒学者赖山阳(一七八○~一八三二),留下一首描述第四回「川中岛之战」雌雄对决的汉诗〈题不识庵击机山图〉:

 

鞭声肃肃夜过河
晓见千兵拥大牙
遗恨十年磨一剑
流星光底逸长蛇

 

「不识庵」是谦信法号,「机山」是信玄法号。据说,谦信在这场战役中,头缠只露双眼的白绢,单独一人骑马冲进武田军营,挥刀直砍坐在凳上指挥的大将武田信玄。信玄来不及拔刀,仓皇之际举起军扇抵挡。谦信第一刀砍碎军扇,第二、第三刀砍伤信玄肘、肩。许多历史学界权威认为此事是江户时代初期成书的《甲阳军舰》作者所捏造,但日本历史小说家兼研究家的井泽元彦主张,这事极有可能是事实。

 

越后之龙上杉谦信

 

《甲阳军舰》是研究甲州武田流派的兵法书,按理说,作者若只想发扬武田军法,应该不可能记载「我方」糗事。然作者不但记录了武田军师山本勘助的失败,也描述了信玄遭谦信三刀的糗事,因此井泽元彦宣称《甲阳军舰》的史料可信度非常高。

 

以一般人或现代人的常识观念来看,身为大将身分的上杉谦信确实不大可能只身骑马冲入武田兵营,单挑大将信玄,并连砍三刀。可是,这场战役是空前未有的大混战,当时,上杉军有人砍下武田军副将信玄弟弟信繁的头颅,却没人于事后出面领取莫大奖赏,而且众多日本历史研究家直至今日依旧找不着记载砍下信繁头颅的人名史料。由此可见,当时战场确实混乱得足以让谦信逮着时机单挑信玄。再者,以谦信生前的作为及个性看来,这段令后人传诵称道的事迹,盖然性很高。

 

上杉谦信极为信奉毗沙门天,甚至自诩为毗沙门天的化身,他相信敌兵绝不可能伤到受毗沙门天庇护的自己。也因此,他敢单独一人骑马闯进敌军兵营单挑敌方大将,其实并非「有勇无谋」或「轻举妄动」。另一点,谦信生前不近女色,终生未娶,没有妻子儿女等家累,也不在乎地位与财产。他在二十七岁那年,因家臣间领土纷争不绝,曾宣告隐退,表示将剃发出家,藏身山中。此举令家臣手足无措,联名写下将誓死不二的切结书,虽然谦信最终未能如愿,却间接强化了家臣间的团结心。这样的人,会眷恋尘世地位与财产吗?

 

另一个问题是,谦信在单挑信玄时,战况处于下风,部队死伤惨重,他没必要考虑身为大将的责任。试想,士兵都没了,哪来的大将身分?而武田军那方亦是非死即伤。在这种混战中,两位大将身边凑巧都没人在的时机并非不可得。

 

越后之龙上杉谦信

 

三年后的第五回「川中岛之战」中,谦信和信玄并未交锋,仅相持六十余日便收兵结束战役。此时的战国背景情势有变,突然跃出一颗新星织田信长,谦信和信玄均没有多余时间和精力继续耗费在二者间的争夺战中。讽刺的是,正因为谦信和信玄老在一边对打,织田信长才有机会窜上来。

 

织田信长生前最惧怕的人正是上杉谦信,他不但以「保护幕府」为由和谦信结盟,还不断向谦信进行「送礼攻势」。这也难怪,根据越后史研究家花前盛明调查,上杉谦信的生涯战绩是「七十战,四十三胜,二败,二十五平手」,战胜率是九˙七一成。这种战绩,谁惹得起?而且在当时的所有战国大名中,唯有上杉谦信类似「外星人」,世界观与他人迥然不同,既不想掌控天下,亦无意侵犯他人领土,仅在有人求援时才会动兵,这在织田信长眼中看来无疑是一种无法理解的存在。既然无法理解,也就会望而生畏。

 

一五七二年,武田信玄病逝,死前嘱咐儿子胜赖于日后遇难时务必向谦信求援。信玄于生前跟谦信打个不停,但所谓「不打不相识」,两人透过对打反而更相知,因此信玄内心最信赖的人也正是谦信。

 

信玄死后,织田信长不但驱逐了幕府将军,还将魔手伸至谦信领地;另一方,幕府将军也请求谦信上洛重兴足利家。于是谦信再度高举义旗与本愿寺、武田胜赖联手,构筑了「反信长包围网」。一五七七年,谦信平定了被织田占领的越中、能登,并在加贺(石川县南部)手取川与五万织田大军交手,把织田军打得鸟散鱼溃。

 

谦信攻下能登七尾城那天,在军营办酒宴,酒酣之余当场作了一首汉诗〈九月十三夜〉:

 

霜满军营秋气清
数行过雁月三更
越山并得能州景
遮莫家乡忆远征

 

「能州」是石川县能登半岛,谦信在军营看到月光下飞行的数行雁群,因思乡而作此诗排遣愁绪。可见谦信与生涯敌手武田信玄均为教养深厚、文武双全的战国武将,只是信玄爱花,谦信则爱酒。

 

同年十二月,谦信下达了远征关东的总动员令,打算于翌年三月摘下信长这颗「捣乱天下」的新星,却在即将出阵前的三月九日昏倒于厕所,之后始终未醒,三月十三日暴卒。

 

如此一路看下来,各位看官是不是隐隐能察觉幸运女神似乎只对织田信长微笑?武田信玄在远征途中病逝,「毗沙门天的化身」军神上杉谦信也在远征前夕骤逝,这不就表明了老天爷注定要让织田信长成为英雄吗?

不过,谦信名言中有一句「武运在天,铠甲在胸,功勋在脚下」,不知怎么回事,我看到这句话总会歪想成「织田是武运,丰臣是铠甲,德川是功勋」。

 

*幕后新闻*

 

军神上杉谦信于一五七八年三月十九日骤逝,织田信长于同年四月九日辞去右大臣兼右大将之职。此举令朝廷波纹四散,认为织田信长否定官位等于存心蔑视朝廷,众公卿贵族皆惶惶不定,频频使人飞马来往报信,深恐步上室町幕府后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