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华岳(南方都市报):她笔下涌动着日本三百年声色

(2006-10-28 14:33:08)
分类: 作品简介

作者明明写的是历史,却没有一般历史书的枯燥和沉闷,何故?


  原来作者与一般的历史书的写法,眼光不同,写法不同,笔墨不同,因此效果也不同。她的眼光是庶民的眼光;她的写法是炉边品茗闲话家常式写法,每个读者都是她的朋友;她的笔墨是正笔闲写的笔墨。


  在彼岸台湾,近几年活跃着两位以中文写作的日本奇女子,这就是新井一二三和茂吕美耶。两人有同样的留学和游历中国的背景,对日中两国同样怀着情愫,以同样流利的中文文笔,各自从一端带我们一窥东瀛世界的面目:新井一二三引我们流连现当代日本文苑的良辰美景,而这里要谈到的茂吕美耶则领我们穿越时光的长廊,尽览三百年前日本庶民世界姹紫嫣红的浮世声色。


  翻开茂吕美耶的《江户日本》,像是读着三百年前江户时代的浮世绘画卷的文字版,字句虽然浅淡,但内容一句句、一段段都是活的,你从中看到江户庶民的生活,像你早晨上班喝到的豆浆一样新鲜——


  《江户仔气质》说江户的职人数木匠和泥水匠最吃香,但没有一技之长的庶民也不是没有活计:


  没有技能也不用紧张,只要身体健康、双臂有力,能够挑起一把叫卖担子便行了。身强力壮的可以叫卖蔬菜、鲜鱼、木炭、油、盐、豆腐、刀刃、金鱼,甚至是租书;先天不足又后天失调的人,也可以叫卖鸡毛(用在毽子板上)、诗笺或色纸(七夕节用)、浮世绘(号外新闻)等。万一穷得连担子也买不起,那就准备一支锥子,于清晨或傍晚沿街喊着:"吹竹筒穿——洞——!"一定会有女人家叫你过去帮她生火。总之,只要肯干活,就不怕会饿死。《山芋与大黑》谈烤鳗鱼技术的费时:这个"一剖、二烤、三蒸、四烤"的技术非常难学,如果让一些冠军级鳗鱼料理厨师来说明,他们可能会一本正经向你说:"剖三年,串八年,烤一生。"……阿弥陀佛,还好我志不在烤鳗鱼,否则,剖三年、串八年、烤一生,那我休想嫁人了。


  《大江户恋爱》谈奇特而不离人性的离婚习俗:


  基本上,江户时代是丈夫有权休妻,妻子无权要求离婚。然而妻子也是有暗道可走。一是丈夫擅自典当妻子的嫁妆时,岳父可以出面要求离婚;另一个是妻子干脆跑到"缘切寺"求救。神奈川县镰仓市东庆寺与群马县尾岛町满德寺,正是幕府法定的"离婚辅助所".凡是在上述两家寺庙各住满规定日期的已婚女性,均可恢复自由身……这样看来,江户时代的女性地位,其实也没有现代人想像中那么男尊女卑。


  这样兴味盎然的文字在《江户日本》中俯拾皆是。作者明明写的是历史,却没有一般历史书的枯燥和沉闷,何故?原来作者与一般的历史书的写法,眼光不同,写法不同,笔墨不同,因此效果也不同。


  她的眼光是庶民的眼光;她的写法是炉边品茗闲话家常式写法,每个读者都是她的朋友;她的笔墨是正笔闲写的笔墨。正笔是指她对史实的推理演绎,走的以小驭大路线,闲写是她以无数生动的小细节消解了史实的单调枯闷,这些细节松弛了历史、生动了历史,活泼了历史。


  她的正笔闲写就这样一张一弛,使读者在微笑中认识了历史:


  江户时代,有夫之妇若是红杏出墙,与别人通奸,丈夫即使将妻子与姘夫绑在一起,斩成四段,也不会被捕入牢。看样子,想偷别人妻子,似乎要具有"被斩成四段也无畏"的精神;而想吃河豚的人,也必须提心吊胆吃得惊心动魄,才够味吧。话虽这么说,很少有人会真正将自己的妻子与姘夫斩成四段,通常是由姘夫付钱了事。据说,1703年代,大冈越前守裁决了一宗通奸案,命令姘夫付赔偿费给"正夫",金额是金子一枚,相当于七两金币。结果,这个判决,反倒成为一种行情,姘夫只要付出五两或七两,便可以偷人家妻子。


  与其说她以庶民的眼光、以细节松弛了历史、生动了历史、活泼了历史,不如说是改写了历史。虽然她也如一般正史,写了所谓幕府、大名、武士阶级的命运和生活,但那却是经过她的庶民的眼光消解的历史:"哎哟喂啊,大名真不是等闲人家担当得起的地位,还是当庶民比较幸福".她的重心显然放在描绘更加广大的庶民的世界,不但以细节指出庶民比贵族、武士活得更单纯因而也更洒脱,而且指出现代日本衣食住行庶民文化的种种风习,正奠基于江户庶民的智慧和创造。


  浮世绘描绘"民众生活习惯和日常景象",作为庶民的浮画绘画师东洲斋写乐的命运,某种程度上无疑是江户庶民命运的隐喻。茂吕美耶说:写乐创作浮世绘的"时间仅有十个月,而且不但来历不明,日后也不知所终,宛如一颗流星,来时无声无息,去时无迹可寻。"不妨认为他是隐身于江户庶民的世界自在逍遥去了。或许对他来说,下笔惊风雨泣鬼神的浮世绘人生终究不如"乘桴浮于人海"的人生更自在。他只是隐身,千千万万的江户庶民则是埋名,然则没有名字的他们创造了江户时代的繁华,在《江户日本》一书中他们比历史上有名的幕府、大名和武士的名字更令我们难忘。写乐以隐身来让历史记住他,正如江户庶民虽然集体埋名,后世却在衣食住行的种种风习中、在浮世绘中,无法将他们遗忘。《江户日本》谈的正是庶民文化之美。


  我这里大谈《江户日本》,几乎忘了作者另一本同样充满趣味的《物语日本》,它由剑客忍者谈到拉面、泡汤、速食面、末代将军及女儿节,内容比《江户日本》更芜杂,然也同样有趣。读者如能两书在手,当更能体会傅月庵对茂吕美耶作品价值的评价:所谈统一在构成日本庶民文化性格的重要部分,有一种物语的、驳杂的日本之美,更具人间性、天下性。。在某种程度上,茂吕美耶的《江户日本》,《物语日本》,还有刚出的《平安日本》,在日中文化间搭起了一座沟通的"浮桥"。


转贴自:http://www.southcn.com/edu/newbook/dushu/200610230591.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