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满口无牙 唯舌尚存

(2007-06-14 11:52:34)
标签:

阅读

分享

分类: 第三只眼
 

《说苑 ·敬慎》:常枞有疾,老子往问焉……常枞张其口而示老子,曰:“吾舌存乎?”老子曰:“然。”“吾齿在乎?”老子曰:“亡。”常枞曰:“子知之乎?”老子曰:“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刚耶?”常枞曰:“嘻!是已,天下事已尽矣,无以复语子哉!”

春秋时有名的大学问家老子(又称老聃),本名李耳,字伯阳,今河南鹿邑县人,是著名的《道德经》的作者。他在周朝作官时,孔子也曾去向他请教实践的方法。

老子的老师常枞病了,即将离开人世,众弟子环侍左右,老子请求师父作最后的开示。常枞倚在床上,张开了口给老子看,问他道:“我的舌头还在里面吗?”老子答道:“在里面呀。”常枞又问他道:“我的牙齿也还有吗?”老子摇摇头说:“牙齿是没有了!常枞便问道:“你知道这是什么道理吗?”老子回答道:“舌头所以还存在,我想那是因为它很柔软的缘故吧!牙齿所以脱落,大概是因为它太刚强的缘故吧?”常枞听了,欢愉地点头说:“对了,这就是道,天下的道理都在其中了,我不用再回答你什么了。”

 

常言道:“哪有舌头和牙不打架的?”牙齿和舌头斗了一辈子,然而到了最后,刚强的还是败在了柔弱之下。满口无牙,唯舌尚存,这个典故说明了柔弱胜刚强的道理。

常枞是主张仁义而鄙弃强暴的,所以他借舌头和牙齿来说明:舌头因其柔(仁义)而存在,牙齿因其刚(强暴)而覆亡(脱落)。仁义必定战胜强暴,这是一定不移的道理。做人如此,国家亦复如此。

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不难发现,身边的这一类现象比比皆是。比如水是柔弱的,石头是刚强的,然而“水滴石穿”。一枝柳条,柔软的一定是鲜活的,刚强的一定是干枯的。人亦如此,活着的人是柔软的,死了的人是僵硬的。

 

一代功夫明星李连杰以拍武侠功夫片见长,久之,由剑悟道。他说:剑术的第一境界是做到后发制人,叫做“让招”;第二境界是做到手中无剑,叫做“以无招胜有招”,杀敌于无形;第三境界是做到心中无剑,化敌为友,不战而屈人之兵。

其实李连杰所说的三个境界都离不开一个“善”字,“心中无剑”更是一种大善。说到底是以德服人,以德感人。

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说:“打败敌人是伟大的事情,然而把敌人变成朋友却是更伟大的事情。”

佛陀面对强大的魔鬼,没有一丝的惊慌。说:“你去把那棵桃枝砍下来。”魔鬼挥剑断枝。佛陀:“你再把它完好无损地接上去。”魔鬼:“笑话,谁能把砍掉的树枝再接上呢?”佛陀语重心长地说:“是啊!世界上最强大的不是破坏生命,而是保护生命。”于是,魔鬼拜倒在佛陀的脚下。

 

柔弱不是软弱,柔弱是一种美德。以暴制暴,两败俱伤永远不是最好的选择。老子主张以水为师,水从不采取硬碰硬的态度去处理横亘在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它轻盈流淌,绕石翻越,在回眸一笑的从容不迫中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人生何尝不应如此啊!。

《周易》:“天地之大德曰生。”宇宙自然之道不是对抗,而是和谐。和谐而生万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自利利他,这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让我们都有一颗柔软的心,守住柔弱,守住善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