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大师有魂,心在东方!
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2009年07月11日早晨八时五十分左右在北京301医院病逝。享年98岁。
他是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他精通12国语言,他是国学大师。他把自己的身心都献给了他所热爱的国学,担负起了国学的重任,孜孜以求,毫无怨言。
很惭愧,大师的文章我读的不多。可是大师却是深深震撼我的。在06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时候,大师仅仅说了八个字,却让我猝然泪如雨下。犹记得当工作人员给季老在病房里颁奖的时候,季老很受宠若惊的说了八个字:“受之有愧!受之有愧!”
记得当时在电视机旁,泪水突然的就流了一脸。
多少的贡献,多少的成就啊,季老应该得的!可是他却如此惶惑。我知道这绝对不是季老谦虚。在他心里,他就真的觉得是应该的,所以面对荣誉,他真是非常的意外和不安。也许在他看来,他仅仅是做到了作为一个学者的责任吧?真正的大师,总是这样不慕名利的。
然而,这世间有多少人做好事做贡献是为了荣誉和称赞,蝇营狗苟,削尖了脑袋钻着,总是为了让人看见。而季老不是,他希望以默默的姿态,来静静的走自己的路,像一个小小的萤火虫,能照亮多少黑暗就照亮多少。这种人生的态度和做人的高度,让我等小辈们汗颜!敬佩!这让我们惊醒,让我们反思,让我们谦虚,让我们知道自己的责任。
这是多么难得且值得我们学习的的智慧啊。感谢季老。感谢这人世间还有这样纯净的灵魂和生命!努力飞着的萤火虫给了我们多么美好的启示啊。
羲之有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逝者长已矣,生者当勉励。能够曾经遇到过,就足矣!
天堂有路,愿季老走好!愿幽密的二月兰陪伴着季老,去寻他最美的来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