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取消高中文理分科”是对“以人为本”的背叛

(2009-02-08 16:22:22)
标签:

教育

文理

高考制度

分科

分类: 工作

新年伊始,国内一门户网站公布了一则调查称“超五成网民支持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并附有相关说明:“昨天有关高中取消文理分科征求民意的消息成为不少门户网站的头条,与此同时,网民发帖点评热情极高。到昨天下午5点,新浪网网民留言数量超过11000条,而腾讯网关于“高中是否取消文理分科”的调查吸引26万余名网民投票,结果显示,赞同取消分科的比例接近54%,认同文理分科的比例接近40%,“取消派”意见目前占据上风。”

读后,不禁为在读的孩子们鸣不平!先看数字,新浪11000条留言,腾讯260000条,数量不可谓少,我想问,在这其中,高中教师、学生、家长所占比例有多少,我猜测肯定很少。原因有二:一是近日各校已先后开学,教师、学生不会有闲暇时间;第二,高中阶段的学生能有机会上网的在社会、学校、家庭的重重围剿之中,有幸突破封锁的也不一定会把难得的机会用到投票上。如果说,此事无需征求他们意见,那这就是强加于人,调查毫无意义,成千上万的教师、学生只有引颈待宰。不过这也符合国情,课改、高考、义务教育收费、教师待遇等制度的制定和实施,那一项经过公正公决?从网上公布的一些意见看,赞同者多为所谓“专家”“学者”,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就是认为分科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将国人至今未获诺贝尔奖也归罪于“分科”,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鄙人浅薄,想问问各位高人,你对获诺贝尔奖的诸位都调查过?他们都是或多数都是文理兼优的全才?

据我所知,国内现在的文理分科是在高中会考(全部学科)之后的事,X科目不合格的不要说参加高考,连高中毕业证都拿不到,所以说,即便后来分了文理科,也仅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高考冲刺阶段的负担而已。何况,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用一把尺子衡量一个人的高考制度本来就有局限性,现在舍本求末仅仅把尺子加长一点来作标准,就合理了?

凡事要三思而后行,教育尤其如此,脑子热不得。错了,会影响一代人。你出发点再好,可是不符合国情,就不能照搬别人的。只要高考制度还存在,你再折腾都没用。十几岁的孩子,为了一个前程,披星戴月、点烛熬油,十几门功课门门要优,苦不苦?专家们,别站着讲话腰不疼,你来试试!许多高分进高校的学生、许多高校毕业的学生为什么一出校门立刻松懈?国人藏书为何现居世界之后?就是因为在他们的学习生涯中,所学不是所需,吃够了苦头的孩子一旦觉得上了大学,学习的终极目标就达到了,既然切身感受到读书是应景是被逼无奈,那一旦达到目的,何苦还要自讨苦吃。我们的教育何曾真正实现过“以人为本”?

要反思的不是教师和学生,当务之急要改革的也决不是什么分科的问题,那么多专家学者,那么多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你们真的不知道教育之痛在哪里吗?

晚上睡觉前透过窗口看一看,那些秉烛夜读的有几个是成年人?

教育需要冷静,近十年来,教育太喧嚣了,朝令夕改已成了教育界的一道长演不衰的风景线,各种名目繁多的“改革”层出不穷,真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教师、学生被折腾的有气无力、欲哭无泪、欲诉无门。

还教育一方净土,可怜可怜孩子们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