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37 / 范曾先生的俗笔

(2010-08-14 08:13:08)
标签:

艺术

草原氧吧

人生

文化

最好博客群

休闲

杂谈

分类: 短刀

范曾先生的俗笔

 

           http://s11/middle/4a9f6cceh7492f319259a&690范曾先生的俗笔" TITLE="1037 范曾先生的俗笔" /> 图片来自网络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平平淡淡中道出归依自然的潇洒。范曾先生依诗作画,想来手笔不凡,万万没有料到,竟是俗笔。

 

范曾乃当代中国屈指可数的书画大家,身手不凡。但这幅写意,太拘泥于“采菊东篱下”的实景,远没有把“悠然见南山”的气韵表现出来。“悠然见南山”五字,是全诗之眼,诗眼一失,画意就没了味道。尤其是手持菊花的细节,写得太实,把人物框死了,俗笔全由此生。看来,大方之家如果放不开,也难免失手。

 

这让人联想到了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那是白石老人91岁时为老舍先生画的一张水墨画。画题是老舍指定的一句古诗:蛙声十里出山泉。白石老人的这幅水墨,四尺立轴,画两山峡谷间泉水汩汩,自远处来,湍急的水流中几只小蝌蚪欢快游动。画面上没有蛙,人们却由蚵蚪联想到了蛙声。深得中国画的诗情画意之妙。

 

两相对比,范曾先生在“诗情画意”上,还是没有达到白石老前辈的炉火纯青。正是:诗情未识潇洒韵,画意难免俗手痕。

 

           http://s16/middle/4a9f6cceh8dbd8785538f&690范曾先生的俗笔" TITLE="1037 范曾先生的俗笔" />
 

2010.8.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