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董府,又名“宫保府”,是清末名将、甘肃提督董福祥的旧居。很多年前去过一次,现在已经没什么印象了。今年过年期间带儿子又过去看了看。
董府距吴忠市20来公里,在吴青公路的北侧,下公路走几百米就可以看到了董府的城墙了。初春时节,董府孤零零的坐落在那里,与四周的建筑格格不入。后来维修过的城墙已经开始脱落了,门前的石狮子还是威武的站立在那里,一块写有“董府”两个大字的额匾挂在门洞上。古老的两扇大门的背后正是这次我们想看的内容……
(资料)
内寨建筑布局为“三宫六院”,是北京宫廷建筑与宁夏地方民族特色的结合物,表现了我国唐代以来传统格局以中院为中轴线左右对称布局。内寨大门向东,表示主人虽被革职,但心仍向清廷。大门外有下马石和石狮各两座(已残)进大门,迎面高大照壁(高约4米)照壁前耸立一座石碑(仅存残块)。绕过石碑,即可进入中院,右拐进北院,左拐进南院。南、中、北三院又都采用二进门庭,分别构成前后四合院,各自单成一体。这些各自的单体,又通过走廊和过间,将不同群体组串为整体,构成董府内寨的统一建筑群。其中以中院最为气派宏伟,做工精湛,这个二层楼的中院均为大屋顶飞檐,砖木结构,采用平座斗拱。楼顶覆盖琉璃瓦,墙壁为雕砖,磨砖对缝,雕梁画栋,显得分外肃穆、幽静而又大方。正北楼是用来做”祖先堂”供奉祖先的,可见施工颇具匠心。整个“三宫六院”,正放在内寨的中央。四面距内寨墙都有十几米宽的走道,尤其以东大门的寨墙与中院前院门之间的距离为最宽,北侧为主人停放轿子的地方,南边是马厩(已毁),南北两院的侧面,又分别各有东、西两个门,供家小和贴身的佣人出入。西寨墙根还建有私塾三间(已毁),是董家子孙们读书之所。
?/P>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