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请教杨先生第14期】|孙过庭《书谱》中两个平正的区别?

(2018-08-14 11:07:14)
标签:

书法艺术

杨再春

展览

 点击关注杨再春,以墨会友

【请教杨先生第14期】|孙过庭《书谱》中两个平正的区别?

 

问:杨叔叔,我最近在孙过庭的《书谱》中看到一句话:“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这两个平正是不同的吗?

【请教杨先生第14期】|孙过庭《书谱》中两个平正的区别?

这句话讲了由一种平正到另一种平正的过程,这两个平正是不同的两种状态。第一个平正是规矩的、真正的平正,而第二个平正则是矫正的平正。


第一个平正是说在学习书法的最初阶段,要学习分布,也就是字形结构。字美在形,这一点在《墨人说》中我们也曾讲过。这里的平正指的是端正、平稳,注重写字时的法度要求。


如果说第一个平正是指协调,那第二个平正则是不协调中的重归协调。在读帖的时候会发现,有些字的笔画是歪的,可重心是稳的,整篇看起来还是很和谐,而且多了一丝活泼。这些字看上去好像是歪斜的,是不平正的。但是仔细看,在每一笔的运用和整体的章法上来讲,却是平正的。这就是险绝基础上的平正,和第一个平正是不同的,经常被运用于行草书当中。比如我写过一个六个字的小作品:沧海日,浙江潮。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xMwZpicPb0wPEq4ibMWYGPflg6CYsDgXhMTt67sHVwwUUIZgQ93Eu1h3UWICJJnyS7KDw4Ria5anicfcbNtGMG0n1Q/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

里面有的字倾斜一些,但是下一个字又把它变回来了。这样可以避免呆板,使作品灵动富有意趣。在《墨人说》第一季的最后一期中,我讲过行草书中的要素构成,比如粗细、大小、穿插等,这些都是我多年练书法的心得体会。喜欢写行草书的朋友们,可以去看一看。


相关内容,可点击下面链接看文章

书法大师是怎样炼成的?| 墨人说【第一季大结局】:漫谈书法艺术


这种不平正中的平正,是在书写的过程当中的自然流露,不是经过精心的思考安排,然后做出来的。我曾见过一些刻意将字写的忽大忽小,忽轻忽重的作品,看起来似乎是在追求章法上的跳跃与对比,但这样其实是在“做字”,而不是写字。


在写的过程当中,书写和做字完全是两种感觉。我在写字的时候,会以写的第一行为基准行,以基准行为参照,再继续第二行的书写的时候就会关照第一行。如果第一行的某个字很大,那和它接近的字就要相对的细一些小一些。这样的章法是从笔端自然地流出来的,绝对不是做出来的。


【请教杨先生第14期】|孙过庭《书谱》中两个平正的区别?


碑帖征集活动


 

小伙伴们,在日常读帖、临帖时,是不是会遇到一些难题呢?不知道该怎么临?把握不住碑帖的风格?临了好久还是不得法?那就把你们想让杨先生讲的碑帖写在留言区吧,小编们会整理后交给杨先生,杨先生来为大家讲解哟~



祝你们不断进步!https://res.wx.qq.com/mpres/htmledition/images/icon/common/emotion_panel/smiley/smiley_21.png



想获得杨先生的指点,快关注我们的新栏目



新栏目

“请教杨先生”

你是否在学习书法的路上形单影只,遇到书法问题总是一个人瞎琢磨?有作品不知给谁点评?有心得不知与谁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墨人小编为好友,找到和你一样热爱书法的朋友,进群交流,相互切磋,更有杨先生和他的小编们为你答疑解惑!


我们将每周精选墨友作品并附上杨先生的点评,在微信公众号中定期推出“请教杨先生”栏目



长按↓此图↓可以扫描二维码

【请教杨先生第14期】|孙过庭《书谱》中两个平正的区别?


【请教杨先生第14期】|孙过庭《书谱》中两个平正的区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