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信版《行草创作百图》(一)——大中堂创作之一

(2014-08-19 18:11:00)
标签:

文化

导语:《行草章法》微信电子版发布以来,书友反响热烈,我们愿继续以每日一文的形式与大家分享关于书法艺术的知识与经验。《行草创作百图》是杨再春先生继《行草章法》之后又一部关于书法章法创作的书籍,首版于2004年发行,后再版数次。此书与《行草章法》一书相似内容极少,大部分为2000年后创作的作品,《行草创作百图》力求用平实的语言论述书法创作中常见的章法构图与款识问题,为广大书法爱好者提供一些实用的创作信息与模本。
 
敬请各位书友继续关注杨再春工作室微信公众号。(微信号:yang_zai_chun,或“扫一扫”下图二维码关注“杨再春工作室”。回复文字“目录”可查看过往文章及展览语音导览等内容。)


 微信版《行草创作百图》(一)——大中堂创作之一

创作举要:

      书法作品是给人看的,总该让读者看明白,并具有一种美的享受,美应该是共识的。字写得很好,一幅作品的组成不一定完美,尤其行草书更是如此。鲁迅先生曾说过,中国文字“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形美就是字的结构,整幅作品的形美就是章法。把许多单个的字巧妙地构成一幅作品,有诸多因素的制约,这本书里我谈了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当然也谈到了一些笔墨技巧的关系。

       行草书的创作,还存在一个动态美的问题,它不同于隶书、魏书、楷书,字与字之间不需连接,行与行之间很少呼应。而行草书恰恰强调了这两方面的重要性,连贯流动的美是行草书创作中的一个原则。李白在形容怀素草书时写到:“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这虽说有些夸张,但确实说明了草书的动感之美。王羲之的《兰亭序》,则是“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这是一种平静、温和、自然的美。以“丑”为美的作品,似无可厚非,但也要恰到好处,不可太过,过了就失去了共性。不被多数人所接受,则不是成功的作品。只有少数人能理解,或只有少数人认同,孤芳自赏,又有何益呢?

      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说:“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条。”王羲之在《卫夫人笔阵图》中也说:“若平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我们在行草书创作中需首先考虑到的应该是章法形式的美。字与字、字与行、行与行之间的想互关系,均需在创作中严密注意,否则往往因为一个字处理不当,影响通篇的协调。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字和不熟悉的字,一定要扬其长、避其短。行草书的个性差异很大,一个人一种风格,不可划齐为一。相互借鉴是必要的,然而不可依葫画瓢。王羲之的怡静,怀素的奔放,颜真卿的二的风格是不可替代的。在此,还要说明一点,古人的书作可以欣赏,但对有些作品不必一味顶礼叩拜,凡古人皆为精品的看法,是不完整的,也不是辩证的。

     说了这么多,不外乎告诉读者和书友们,若能获得一幅成功的作品,是靠丰富的文化积沉和刻苦的努力,方能获取。读帖胜于临帖,临帖胜于造车。共勉。


大中堂创作

       大中堂的创作,在书法作品中占有重要位置。从少字数到几百字。都可以在大中堂大地之间进行创作。只有一个字的大中堂,原则是以笔画多的字为宜,其笔法当以浑厚、庄穆字为佳;几十字至几百字的大中堂,需要考虑到通篇字的布局、大小、粗细、浓淡、长短等诸多因素,如左顾右盼,前后呼应,所以必须先打小样草稿,反复修改后再铺纸挥毫,成功率则高,否则是很难驾驭的。写4尺、5尺、6尺、8尺、1丈2的大中堂要净化线条,不可牵丝太多。要灵动,也要神采为上;要纵横挥洒,也要庄重静穆,要草而不乱,行而不死。

       笔法要方圆笔兼备,全为圆笔软弱无力,全为方笔剑拔弩张,无神采可谈,刚劲中寓灵秀,婉约中含峻奇,方为佳作!干湿笔的运用也很重要,通篇干笔飞白,躁气太重;通篇满布,肉丰骨少。

       大中堂不同于小品,需慎而又慎,精而又精,需推敲每个字、每一行,方可成功。大的原则已定,关键是自己的理解,自己的琢磨,自己的实践。

微信版《行草创作百图》(一)——大中堂创作之一

释文:龙

创作要点:此作品是为中央电视台“文化视点·龙年说龙”专题节目而书。左旁重而静,右旁轻而动,并体现出飞白笔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