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日归来

标签:
杂谈 |
尊敬的诸位博友们:
久违了。访问日本半个月归来后,又回唐山老家为逝去一周年的妈妈扫墓,又加上家里事拖至今天才把访日本写的感受与一些图片发到博客上,请批评指正。 你们忠实的老博友杨再春
三访日本有感(一)
十几年前一样,脚步还是那么匆忙。
每个角落都干净,国民素质很强。
学生上车不争座,似乎很平常。
礼节与客气的态度,让你无法还账。
每天不知道点多少头,躬鞠的次数让人难量。
不知是虚情假意,还是国民生来的素养。
售货员轻声的呼唤,感觉和蔼而温良。
出租司机彬彬有礼,似乎唠着家常。
路面干净如洗,没有灰尘飞扬。
露天座椅一尘不染,从不玷污衣裳。
一周不用擦鞋,总是洁净有光,
门前的绿化与设计,只有几平方米的地方。
让你感觉别致,心情特别舒畅。
所有的城市街头,公园还是车站商场。
全都禁烟和喧闹,害的烟民无处可藏。
偶有吸烟处,烟民们吸足后再去逛逛。
看来国民的素质教育,从娃娃心里成长。
中国人的崛起,让日本人心慌。
经济是有大发展,国民素质远远没跟上。
上车排队都成难事,和睦相礼成了理想。
日本人珍惜自己的工作,兢兢业业从不放荡。
清洁工不放过一片树叶,售货员从早到晚笑脸一张。
天都是一样的天,海都是一样的海,都有晚霞与朝阳。
我们政治说教还少吗?从小学到大学时光。
中国解放六十多年,还有雷锋好榜样。
为什么我们做不到,难道是教育无方?
还是方法不得当?
国人来日本都变了,没车红灯也不闯。
随地吐痰也不见,垃圾也不抛路旁。
是环境的约束力,还是自尊心的表扬。
我无意对国人说教,只求回国模仿。
一切从我做起,国家才会高尚。
访问日本感慨颇多,留下几段诗行。
三访日本有感(二)
手机网络电视无,
烦绪忙乱自当除。
人若静到如此处,
恐与神仙一俗夫。
世间之事自找苦,
入当境界护身符。
不与他人争座位,
心平静气才舒服。
三次访日有感(三)
日本书道中国源,怎能忘祖尊前贤。
日语多半中国字,其意不差读音偏。
书法常写唐诗句,前卫一派何艺谈。
国民重视书道科,习字教室城乡间。
书道团体上千个,书法展览四季鲜。
国粹继承我当任,古稀之年奋朝前。
三次访日有感(四)
日本物价举世惊,见啥都好只问津。
手机小链三百块,点心一盒六百整。
一千三百一碗面,万元之上生鱼鲸。
出租起价五六百,眼看数字在飚升。
下车掏包快付款,几千钞票心怦怦。
住店便宜四五千,稍好一点万挂零。
衣服皮鞋只有看,件件双双让你瞪。
举足商店逛一逛,全店定价让你疯。
如此社会富人道,怎敢轻举怕受穷。
只有拼命去工作,挣得钱财度营生。
还是祖国温饱好,够吃够喝无愁容。
三次访日有感(五)
在中央公园拍片看到许多流浪者,政府把他们用纸箱搭成的房子拆除了一部分,他们身后就是繁华的银座和摩天大楼,有散曲曰:
春风劲吹,
摇撼树叉,
流浪汉公园安家。
纸箱搭起,
塑布遮盖,
无助者浪迹天涯。
春里的喧闹,
枝头的樱花,
身后还有摩天大厦。
倦曲在坐椅,
等着逝去晚霞,
这是一幅不和谐的图画。
偶听叹息声,
同在蓝天下,
这是甘与苦的挣扎。
白领走过,
儿童玩耍,
春冷劲风疯狂刮,
社会如此,
人类如此,
这就是贫富之差。

东京中央公园

箱根富士山

西富士浅涧大社

西富士大石寺

西富士大石寺坊

西富士大石寺坊

京都清水寺

东京中央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