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请不要动我的奶酪——教师“绩效工资”评估之我谈

标签:
教育杂谈教师绩效工资 |
分类: 红烛情深----教育教学 |
——教师“绩效工资”评估之我谈
一、“绩效工资”评估不合情也不合理
我的观点如下:
1、教师工作可评不可估。例如学生成绩只能代表他们应试能力,不能代表他们将来的成长。况且还有一些老师采取“法西斯”式的、“填鸭”式的教学手段甚至舞弊的手段让学生得到高分,而的确有一些所谓“名师”“大师”,追求素质教育,结果成绩反而落后,怎么评估他们?——这不是信口胡说,我们生活中有这样的实例,当然,真正的大师也必然有,他们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但这毕竟凤毛麟角,不是我们教师中的主流。
2、“绩效工资”评估的许多因素太不合理。
如:职务加分——校长是教育局聘请的,局里有钱给发放再多津贴也无所谓,局里不发钱,学校有钱可以发啊,还有“教导主任”等等各级主任、干事,都是学校聘请的,他们工作的确比较辛苦,应该发给岗位津贴,但那也该是学校出的啊,哪能让我们教师出这笔钱?我们普通教师上班拿工资养家糊口,哪有那份钱为国家聘请干部?就算有那份钱也没那份为国贡献的高尚情操。
又如:“班主任津贴”。我们小学“班主任”是学校直接赋予语文老师的兼职工作,数学老师、其他学科老师又不是不肯当,更不是不能胜任——于是,拿多数普通老师的钱来补贴少数班主任,班主任们得到并不多,好像也不是很满意,非班主任们的心却感到悻悻不平。
3、还有“论文加分”,我们每个老师的教学工作中有写论文写总结的义务,但没有写出论文必获奖必发表的义务,何况这种能力不是谁都具备的。个别老师论文发表了获奖了,他获得他的荣誉,别人得到什么好处,凭什么让其他老师拿出一部分绩效工资来奖励呢?!
二、再分配是赤裸裸的“人吃人”法则
我们教师物质上已经很贫穷,贫穷到有大部分农村教师半农半师;贫穷到有些老师白天上班,晚上上街骑摩的;贫穷到很多教师被迫放弃工作下海,甚至出门打工,因为少的可怜的工资根本养不活一家人;贫穷到学校拿补贴组织教师出去旅游,而很多老师却拿不出补缺的钱而放弃享受——谁不想游玩,谁不想潇洒?因为我们物质上很贫穷。现在物质价格节节涨,教师工资不见涨,生活质量不升反降,教师们的心态已经到了强烈不满意的地步了,到了直接影响到教师的职业自尊和职业信仰了。
就这样的惨淡现实,还变着花样折腾教师。
“绩效工资”再分配说穿了无非是拿教师自己的钱“搞”教师自己,拿多数人的利益补贴少数人的钱包而已,大到国家小到学校,各级各部门有多少钱,为什么容不下老师拿满自己一份少得可怜的工资。要拿这份钱折腾老师?我想,多得的人心里未必满意,少得的人心情是多么的痛苦!
就如我的切身感受:我认真工作了,我坚守岗位,完成了学校布置的所有教学任务,凭什么得不到我满份的工资?我努力做了,该做的都做了——我不想多一分钱,更不想冤枉给别人补贴一分钱,因为这不是人情份子,你补贴别人了吃了亏,还意味着你无能,你不足,可是我没有失职,更没有亵渎我的工资。所以即使少得一元钱,心里也是痛苦的。不管“再分配”的理由有多么充足多么动听,都无法让我内心真正接受。之所以妥协,不过是个人无法改变社会而已。
“再分配”难道不是赤裸裸的“人吃人”法则吗?只是把“人吃人”合法化制度化了,它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更多的是打击了多数人,消极了多数人。更多的是激发教师之间干群之间的矛盾。
这样的评估不要也罢!
三、解决方式还请从人文关怀入手。
我们当然应该奖励先进,应该激励后进。但钱不能让无辜的老师出,学校若拿得出钱可以出一份很丰厚的奖励基金,学校拿不出钱可以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一份基金,或者向家长收取奖励基金——这些钱与老师们合法收入无关,怎么奖励怎么分配,我们基层老师有能力就分一份羹,没能力就做旁观,无话可说。割“弱者”的肉去喂养“强者”,何其霸道。
教育管理是人文的,尊重大多数人的心,关注多数人的感受才是最大的人文关怀。请那些不懂尊重人权自以为是的头头们,洗洗睡吧,让教师绩效工资再分配制度见鬼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