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nner工作笔记(43)

标签:
planner广告公司4a |
分类: 一个广告公司Planner的日志 |
反正最近还是找谁谁不应的节奏。以前碰到这种情况就会刷通讯录,拼命要找个陪我聊天吃饭的人出来。现在觉得,也很好啊,对我这种表面看很独立内心其实依赖性很强的人来说,这是真正学会好好跟自己相处的机会。仔细想想,其实要做的事情积了很多,何必又把时间都花在祥林嫂式的吐槽上。
终于跟一个digital公司开始合作,这是一块我一直想深入进去看看的领地。一度觉得伟大的4A永远不会被本地小公司打败,但在网络时代的转型中,这两年我真切地感受到大4A的笨重与守旧,至少国内是如此。虽然4A的数字部门早在10年前就已经兴起,但是有些还停留在仅仅将数字平台当做新媒体应用的初级阶段,而所谓的整合,在4A从来都是各自为政,纸上谈兵。十年过去了,虽然奥美已经不再谈360度,但是操作手法上还是360度时代的那套。反观近几年异军突起的一些本土digital公司,体量小,应变快,整合度高,不受4A传统化思考工具的束缚,深谙新时代网民心态与行为,倒是做了好些出挑的东西。
我曾经坚信brand
planner在这个转型过程中绝不会被淘汰,可是前一段看到一些网络疯传的品牌传播作品,又突然生出很大的危机感,因为传统的planning方式似乎催生不了这样的东西。我甚至有点厌恶现在这种短平快的操作,无非是抓眼球式的昙花一现,高潮来的快退的也快,从前提倡的那种很有耐心的、温文尔雅不急不缓的品牌建设之道去哪儿了?
然而最近又开窍了。希望一件事情、一种状态保持现状、永远不变,只源于迂腐与胆怯。我仍然觉得brand
planner有很大的空间,即使是在这个速食时代。碎片化的、游击战似的网络传播行为仍然需要一个坚实的品牌平台去支撑,像这两天ZTE做的那个“扯蛋”视频,虽然疯传,我也不觉得是一个好作品。最终,品牌想要制造的不是一颗转瞬即逝的流星,而是所有发光点有机地串联,是雁过留痕,有着消费者喜欢、追捧的个性与故事。这就又回到了一直以来的传播理念上,我觉得核心没变。
推荐我这个项目的朋友说我是他广告生涯里见过的最好的planner,其实我俩共事的那段时间,我还是阿抗。
最好的planner?我忽然想起这曾经是我的职业追求,可是现在。。。我以为设定这样的目标功利性太强,只要享受过程就好,可是却发现没有目标的过程又变得过于轻飘飘了。天秤座的纠结永远不会停止。。。
前一篇:Planner工作笔记(42)
后一篇:Planner工作笔记(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