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Planner工作笔记(41)

(2014-10-13 08:15:00)
标签:

广告公司

planner

分类: 一个广告公司Planner的日志
Planner工作笔记(41)


北京不用去了之后,手头忽然就多出许多时间来,正巧又碰上国庆长假,不爱出去轧闹猛的人只得开始百无聊赖的宅家计划。看完了三本杂志,一本《呼兰河传》,两部电影,出去近郊走了三天,每天睡午觉,晚饭后散步。。。竟然开始想念工作,那一刻,我猛然发觉自己已经无法在大块的空闲时间里安然自处。后面没有类似于工作这样的推动力,前面没有目标,我忽然就傻了。

说到“百无聊赖”,我想起了前几天跟客户吃饭时的聊天。国庆过后的饭桌上,就像长假中的微信朋友圈,几乎就是旅游见闻分享会。众人正在兴头上,一个客户跳出来说,“你看,中国人其实没什么真正的兴趣爱好。老外喜欢做木工活,就劲头很高地自己打家具。。。我们的兴趣爱好就是大家的爱好,群体爱好,放假就是一窝蜂去旅游,平常的爱好,就是车子、房子。。。哈哈哈哈!“

在一定程度上,我对此深表认同。当代中国人其实活得挺没意思的,只是大家都如此,大家也就都不自知了;况且这个社会提倡的是财富,趣味是没有多大价值的。

昨天微信上看到一篇梁启超的文章。他说自己是一个乐趣主义者,“倘若用化学划分‘梁启超’这件东西,把里头所含一种元素名叫‘趣味’的抽出来,只怕所剩下仅有个0了。”他以为,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

有朋友看我的博客觉得我是个有意思的人,过着有意思的生活。不知道是不是自我认知过低,我却经常觉得自己是无聊的人。究其原因,是没有在真正的乐趣里面心无旁骛地深入下去,凡事浅尝辄止,自我陶醉三秒后就转头做下一件事。东张西顾,兜来转去,全在表面。“假如你虽然每天定有一点钟做学问,但不过拿来消遣消遣,不带有研究精神,趣味便引不起来。或者今天研究这样明天研究那样,趣味还是引不起来。趣味总是藏在深处,你想得着,便要入去。”

工作量减少之后,我要怎样更好地主动安排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