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nner工作笔记(27)
(2013-12-15 16:01:17)
标签:
planner比稿广告杂谈 |
分类: 一个广告公司Planner的日志 |
在某一个我们没有察觉的点上,时间忽然加速了,然后,我们又被推搡着站在了年关。
跟一年前的这个时候一样,又忙又累又茫然。但是这次却怪不了老板,怪不了公司,都是自己接的活,多大的压力都要自己扛下来,不是吗?年底的活儿总是跟这糟糕的寒冬雾霾天一样,搅得人头昏脑涨。不过幸好,我即将迎来的,是2013年的最后一个工作周了。
做水井坊有两个月了。我不喝白酒,也不知道这个品牌和其它人家有啥不一样。上周去了趟成都开会,特别被安排参观水井坊博物馆。原本心想一个品牌自己搞的博物馆除了王婆卖瓜之外可能也不值得期待太多了,可人家偏偏做得很不错。600年前的酿酒池、晾晒台、蒸馏池还在,一个个隆起的酒窖正糊上了泥盖头,仍在发酵中。一眼望去,整个酿造场子就像西安兵马俑一样沉降在百来年前的地平线上。而且,这个博物馆至今仍在产酒中!在文青的眼睛里,在博物馆上班的酿酒师傅,装着宽松的传统短打,上班下班像是穿越几个朝代,倒是也蛮浪漫的。进了酒窖子,就会有浓烈的酒糟味扑面而来,但也并非酒香,反倒有点牲畜圈子的臭味儿。博物馆的参观者寥寥无几,导游小姐带着我们边说边走,前前后后也要一个小时,可见规模也不小。虽然宣传的都是传统,但博物馆从外观到内在的陈列、设计都呈现了颇具中华文化韵味的时尚感,包括水井坊自己的包装设计,都与传统的、土土的、过时的白酒形象相去甚远。最后一个环节是品酒,一共才两小杯白酒原浆。第一杯65度,我只呡了一口,浓烈的辛辣味就像是点燃了口舌;接着第二杯70度,刚才的灼烧感骤然消失,整个门腔在瞬间麻木。作为广告人,虽然我很为水井坊的文化传统和品牌的设计理念所打动,但真的对这种高酒精度的饮料在生理上无法接受。但这番尝试,即如导游小姐说的,白酒是水与火完美的融合:它形态上是流动的液体,口感却如火一样灼热。
比稿真的不太敢接了,活儿急又爱折腾;这还不算,现如今的客户有太多想借着比稿偷idea的了。最近的那个把2014年全年的工作扔出来给五家广告公司,一共5份工作简报,合起来100多页。据说客户里面漏出风来,这次比稿结束,基本上2014年的计划也就完成了。另外一个比稿,据说我的主顾,一家4A公司,因为报价高而被另一家本地广告公司击败。这个案子真心做得很不错,虽说我是个自由人,但也不免有那么一点点的沮丧。业内一直在传最近拿下百事的广告公司,一个月月费只有7万块,真是养个创意总监都不够。希望这不是事实,但4A公司雄风不再也是无法回避的事实,为了抢生意不惜放下身价拼价格。
茫然也是因为这个。在一个越来越没有尊严,同时创造力又被繁重的工作消磨的行业,作为一个不想仅仅为了赚钱而工作的人来说,出路究竟在哪里?
前一篇:Planner工作笔记(26)
后一篇:Planner工作笔记(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