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Planner的工作笔记(14)
(2013-03-18 11:00:22)
标签:
广告planning杂谈 |
分类: 一个广告公司Planner的日志 |
上周有两天时间在参加一个workshop。那是一家以营销见长的全球性企业,讨论的主题又跟品牌传播紧密相关,所以我也很乐得有两个整天的时间来学习和分享,反正肩上也没扛着其它要紧的工作。若是放在以前,多半要挂在电脑上,边听报告边回工作email,哪能这样平心静气。
第一个议题是让在座的老外们了解中国文化,结果一天的日程被整整拖延了两个小时。好笑的是,几乎所有的积极发言者都是印度人,印度人喜欢争辩的特质表露无疑。说到这里,我想岔开话题说一个与此有关的案例。印度吉列近年来推出过一套载誉无数的campaign,核心洞察是蓄须对两性关系的影响。两年前的campaign就是由女性首先在社交网站上发动话题,让公众认识到大多数女性都喜欢胡茬刮得干干净净的男人,即使印度男人有蓄须的传统。而这个campaign最终能够从网络扩散到电视、报纸等更大众媒体,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得益于印度人喜欢讨论争辩的偏好。
说实话,我个人对于印度人的这种爱好有点敬而远之,因为有时候,他们对于辩论的喜好甚至超过了想要解决问题的企图,以至于讨论没完没了,问题却什么都没解决。我在加拿大读书时有门Negotiation(谈判)的课,有一回老师把大家分成两人一组,就一个任务进行谈判,最后看双方接受的定价可以在哪里。跟我搭档的是一个印度人,我们认识,还曾经跟几个朋友一起去蒙特利尔玩过。你以为私人关系不错就能把这任务忽悠过去,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不管我给他什么样的offer,印度人就是在那儿胡搅蛮缠。嘴巴里逻辑道理一套套,摇头yes点头no,搞得我越来越心急气躁。眼看别的组都达成了deal,老师也在倒计时了,我的印度兄弟还在摇头晃脑地争个不停。我说,快点啦大哥,咱们得保持诚意达成共识,没有任何理由谈掰呀。他老兄不紧不慢地说,我压根儿就没想close
the deal。&&……%¥%,老子我差点就爆粗口了!打那以后,我遇见跟印度人讨论,避之唯恐不及。
不过,真的是freelancer的心态好,拖延两个小时对我来说也不是什么大事,听他们争来辩去也别有趣味。特别是周四那天,想着第二天没什么工作,天气放晴,可以出门晒晒太阳喝喝咖灰,心里有个角落就会喜不自禁。会议结束后跟广告公司的同僚一起等车,他脸色铁青地告诉我周五还有两个大的提案,而我只是兀自陶醉在YY的小情调中。以至于临分别时,我不知怎的冒出一句,“Have
a good weekend!” 三秒钟之后,才意识到对他说这句话为时尚早。
没错,做freelancer固然有它美好的一面,比如有更多自我支配的时间,更自由、更灵活,也不用纠缠进办公室政治或是零零碎碎的杂事里面,但它肯定不如全职那么稳定,没有社会保障,而收入,也从现金变成了应收帐款。不管怎样,我在学习选择一种更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而工作,只是构成这种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你必然要放弃一些名利上的东西,但是过自己喜欢的生活终归比过让别人羡慕的生活要重要。
前一篇:[转载]旁观者周星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