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bloorstreetnara
bloorstreetnara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398
  • 关注人气:20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Planner的工作笔记 (13)

(2013-03-11 14:24:19)
标签:

广告

planner

杂谈

分类: 一个广告公司Planner的日志

辞职之后在外头晃悠了两个半月,本以为可以像所有的公路电影女主角那样找到明确的后续方向,结果只是再次确信:电影果真都是骗人的!Anyway,从美国迷迷瞪瞪的日子里醒过来,我忽然明白了:答案不在远方,只在,RIGHT HERE, RIGHT NOW!

 

就在空气里和心头上的雾霾尚未散开的时候,有人来找我做Freelancer。虽然重新调回工作状态还是费了一点心力,但是不得不说,这份曾经热爱后来又厌恶的工作还是在低落时给我累积了越来越多的自我肯定。而计划中的小说才写了五章,每一次动笔前都要下很大的决心......或许在这个阶段,我还不能离开广告这一行。

 

第一个雇主是一家来自新加坡的广告公司,他们需要为一个全球性护肤品牌发展一支电视广告,而一个本地planner能做的就是给这些老外们一点意见和建议。听起来是一个颇为轻松的工作,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跟老外合作让我有新的观感,尤其是对于创意这一块。不得不说,他们提出四支脚本,的确都有全然不同的创意方向和执行想法,不像我们有的创意,拿出所谓三支脚本,其实无非是相同的结构,不同的人物故事罢了,一支爸爸,一支妈妈,一支小孩,这......有意思吗?而现在很多年轻的创意连creative idea都没被培训过,出来的故事七零八落,更不用提什么campaignable了。

 

但是,老外也有老外的问题。做得突破常规就意味着可能只被小部分人接受。许多受访者在调研中都提到了“这广告很独特,跟我们以前看过的广告不一样,但是......这就不像广告了。”这也是跟我合作的老外一直在反对焦点小组座谈(FGD)这种调研形式的原因。要求消费者仔细分析评判广告本来就违背他们的日常行为方式,以至于很容易就让结论陷于过度分析的陷阱。不出所料,调研的结果更偏向于一家本土4A公司的作品。在我看来,虽有其沉稳规范的长处,但仍旧是problem solution的老生常谈,既不带劲,还有点小家败气。

 

老外公司是客户的欧洲总部推荐的,推荐语是“亚洲最好的创意公司之一”。他们的嘟嘟囔囔一部分是觉得中国消费者不识货,另一方面也是面子上不好看了。我虽然被他们的创意打动,但也不得不说,他们犯了跟我身边很多本土创意同样的毛病 -- 把大多数时间花在故事上,而疏忽了故事跟产品/品牌之间的链接。故事很有趣味,但是RELEVANCE却不到位。看来大多数创意都是懒的,天马行空地想个故事毕竟比花苦功夫研究产品、研究行业传播语言要来得轻松。

 

在我写这篇博客的时候,本以为第一个项目将随着测试的失败偃旗息鼓,却不料突然升级成了客户总部跟本土市场的较劲,凭空多了一层诡异的政治色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