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凤凰 沈从文

(2009-09-28 13:12:02)
标签:

凤凰

沈从文

旅游

分类:

在沈从文故居买了本《湘行散记》。对这本书,我有特别的感情,第一次仔细阅读沈从文的文字便是从《湘行散记》开始。

 

那是在多伦多的时候,一个中国同学借给我本书,就是这本。当时并没有多大的热情,因为完完全全不了解沈从文,只因为是本不多见的中文书,也就高高兴兴地接下来。读着读着,心里突然咯噔一声:哇,这书好看啊,里面满满的都是生活。“满是生活”便成为我对沈从文热爱的开始。有多少成名成家的写手饱览群书出口成章,可对于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来说,他们的文字或艰涩或枯燥,经常看不下去。沈从文才高小毕业,但或许也因此在写作上没有受到过多框框的限制。他的文字平实朴素,却灵动有趣,他的文章是活的、是立体的,画面感极强。然而,就有所谓的学术大家们要拿他的学历来诟病。在抗战时期精英集聚的西南联大,有个叫刘文典的就对沈从文评上教授职称极为不满,也因此甩下了那句“陈寅恪的教授值一块钱的话,我这个教授就是一毛钱,而沈从文的教授只值一分钱”的话。幸好,沈从文那有着巨大穿透力量的文字掩盖了一切被标签化了的“缺失”,也幸好文人之间虽有相轻,他还是遇到了不少拥有宽广心胸的慧眼伯乐,例如徐志摩与胡适。中国文坛有沈从文,也是今天的我们的幸运。

凤凰 <wbr>沈从文

 

凤凰 <wbr>沈从文

 

凤凰 <wbr>沈从文

 

凤凰 <wbr>沈从文

 

凤凰 <wbr>沈从文 凤凰 <wbr>沈从文

 

凤凰 <wbr>沈从文

 

沈从文墓地离故居很有一段距离,在古城之外。原本虽有意要去,却也没有列入必去项目。那天下午坐民船游沱江,走出了老远的距离,结果回来的终点竟在沈从文墓地(听涛山)脚下,实在是天遂人愿。我们买了几支菊花,寻路上山。没想到从文墓如此简单,不过是一块天然五彩石,若非有标识,我真不能相信文坛鸿儒竟栖身于此。沈从文在48-49年间不断受到左翼文人的非议和批判,以至于一度精神错乱。在濒临崩溃的时候,他哭着念着的还是“回湘西去。我要回湘西去!”他88年过世,92年在妻儿的护送下终于回归故乡。据说张兆和在此前攒下了数量巨大的花瓣,她在虹桥上凝望,沱江之上,儿孙一路洒下花瓣,形成一条绵长娇艳的花带。叶落归根,长眠于他珍爱一生的故乡山水间,沈从文先生该是快慰的了吧。

http://v.blog.sohu.com/u/vw/1959192 (可参见该视频,凤凰老人介绍从文墓)

 

沈从文在《边城》的结尾写道,
  “可是到了冬天,那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而沈从文先生对于我们及至我们的后辈来说,他从来都在,永远还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