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京!南京!

(2009-04-28 22:31:17)
标签:

南京!南京!

文化

分类:

今天吃早饭的时候,看到《南京!南京!》的首映,就抑制不住地想去受受教育。中午,在永华电影院门口踟蹰了半天,最终下定决心牺牲午饭时间并翘班去搞定这件牵肠挂肚的事,毕竟这个电影耗时140分钟。

 

看电视首映时,好几次我都感觉自己情绪激动,眼泪喷薄欲出,所以我跟要好的同事说,等着我红着眼睛回来吧。可是,看完后我非但没哭(虽然中间也有过几个感动的瞬间),而且觉得颇有些失望。

 

最大的闪光点是从一个日本兵的角度来讲述这段历史,这很新颖,同时也降低了影片过于偏激狭隘的可能性。人有很多种,人性更是复杂多变,日本人,即使是侵华日军,也并非个个是禽兽。战争,不仅对被侵略凌辱的民族而言是灾难,对侵略者来说也是扭曲了人性的变态悲剧。

 

由于主线落在了一个日本人身上,剧中出现的中国人就只是一幅群像,一个个匆匆地来又匆匆地去。刘烨打着第一男主角的名头,在开场不久就英勇就义。而所谓他顽强抵抗的情节不过是一场在《集结号》、《拯救大兵瑞恩》、《兵临城下》中出现了无数次的巷战。刘烨就这样从影片中消失,我身边的女孩在问:“他真的死了吗?”

 

接着是一个为了老婆出卖同胞最后又觉醒的范伟,一个救助贫民的老师高圆圆,一个牺牲肉体和生命换取孩子过冬食物的江一燕,一个美丽甜美而被日军凌辱致死的姚笛,一个莫名逃出囹圄的胖子和一个孩子,这里面代表了背叛、救赎、牺牲、勇气、屈辱、希望,确是那场灾难中的中国人的写照。只是,对每一个人的描写都是蜻蜓点水,人与人之间的命运又少有交叉,这些人与那个日本兵之间也几乎没有深入的交集,这似乎让整部影片显得松散,人物形象也不生动饱满。最后的日本兵自杀像是教科书里的章节,看似高屋建瓴蕴意深刻,实则缺乏新意又流于说教。

 

我觉得影片中最生动的情节是那个日本妓女百合子与角川的两场戏,小人物在那种大背景下所能做的就是接受一切和遗忘一切。

 

下周要去看一下《拉贝日记》,比较一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晒裤子
后一篇:早班记录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