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命的不可思议>>

(2006-11-18 19:11:27)
分类:
昨天请同事朋友到家里吃饭。多伦多回来一年中,好像还没有如此这般大动干戈地下过厨。剩下一堆酒肉,留到后面几日独享。
 
狂闹之后总会有对宁静的渴望。工作太忙,很久没有认认真真地读书了。同事随手翻看我一堆的书,几乎每本都夹着书签。她问我读完了哪一本,我汗颜。今天喝着啤酒、吃着薯片,终于读完了胡因梦的《生命的不可思议》。古怪的搭配,哈哈。算了,读书才是主角,一杯香茗之类的不过是做作的点缀。
 
对胡因梦的人生经历没有太大的兴趣,只是因为知道她长年来在身心灵方面的探索,很想找找有没有启示。
 
“如果自己的痛苦不止息,所有理想主义的行为基本上都只是一种逃避而已......痛苦该如何止息?答案是你只能回过头来彻底面对它,若是能毫不逃避地面对它,如实地观察它,那个由念头组成的自我或观察者就会停止活动......既然念头都停止了,‘痛苦’这两个字也就跟着止息了,于是这股能量在没有任何标示和名相的情况下便自动转成解脱的热情......”
 
有人说,人生是一个简单的方程式(A+B+C...)x0=0,A,B,C是生活中的百味,不管人生的过程多么的丰富,结果都是一个零。敏感人的痛苦尤其多。曾经面对强大的死亡把至亲的外公外婆带走,“美好的”人生在那一刻揭开了它残酷的面纱;曾经失恋,觉得自己的脊梁骨被抽走了,就像一团烂肉瘫在床上,完全无法抑制对生命的绝望。一个年长的朋友对我我,这样你才能长大。我心想,如此残忍的长大,不要也罢。长大有什么好处呢?我为什么要用如此惨烈的方式来实现长大呢?现在看来,过来人的话还是很有道理。因为你不可能不长大,除非你隐居世外。长大教会你面对痛苦的方式。很多处理问题的方式是天生的,源自于个人的性格。我大概就是好奇穷追的性格(所以做了广告,哈哈),一定想知道为什么。为什么亲密的感情可以瞬间瓦解?感情的构建究竟如何形成?人生难道就是痛苦,或是虚幻?归根结底,变成了那三个基本问题: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人活着是为了什么?说起来,这种有点钻牛角尖的穷究倒也有几分勇敢的直面精神。直面的过程肯定比逃避痛苦,但是直面的好处是可能一劳永逸,根除心病。想清楚、走出来肯定不在一朝一夕。幸运的是,这段经历倒成了我用更轻松、更宽阔的心态去看待感情和其它生活的起步点。所以有人说,痛苦是条起跑线。
 
生活中的烦恼是源源不断的。我总是拼了命地要搞清楚为什么,过程很辛苦,但终有一天会豁然开朗。最终找到的答案不一定就能直接回答我之前的困惑,但却会是一个好的解答。比如说痛定思痛之后,你还是不知道感情病变的真实原因;但是,那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你觉悟到人的感情就是缥缈不定的,因缘在天。当你能把人情变故看得跟吃饭睡觉拉屎一样寻常的时候,那你就自然很容易接受它了。有人可能觉得这是悲观自欺,我倒觉得是勇敢,巨大的勇敢。如果你一定要把痛苦看作是火箭上天那样的大工程,那你注定要背负着痛苦;而如果它只是生活常态,那就会比较容易背上卸下。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主观的,世界的真相并不存在于我们的眼睛里。所以,《小王子》曾经说,不要相信你眼睛看到的,要相信你心所看到的。胡因梦的书里也提到黑格尔说到的一句话:你无法质疑知觉,因为你唯一拥有的工具便是知觉。我现在越来越不唯物了,越来越反感“眼见为实”这句话,因为它否定了人其它的感官功能。你看得见风吗?不能。但你能因此否定风的存在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