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陆史 -《旷野》翻译 + 简单介绍与解说

(2014-05-25 01:32:31)
标签:

翻译

文化

历史

分类: 翻译
李陆史- 旷野 이륙사-광야
【关于作者的介绍与作品的意象在诗的下方。】
翻译:海天月夜(weibo.com/haitianyueye)

旷野

李陆史

 
宇宙洪荒
天地初开
定有某处雄鸡鸣唱。
 
纵使百万山脉
恋慕大海奔腾而去
唯有此处无可侵犯。
 
无数光阴
四季轮回
大川之路始开辟
 
此刻落雪纷飞
梅花香气独自芬芳
我欲在此播撒穷苦歌谣之种。
 
千古之后
定有超人乘骑白马而来
在这旷野之间放声高歌

--
李陆史 旷野 原文

광야
이육사 

까마득한 날에
하늘이 처음 열리고
어디 닭 우는 소리 들렸으랴.
 
모든 산맥(山脈)들이
바다를 연모(戀慕)해 휘날릴 때도
차마 이곳을 범(犯)하던 못하였으리라.

끊임없는 광음(光陰)을
부지런한 계절(季節)이 피어선 지고
큰 강물이 비로소 길을 열었다.
 
지금 눈 내리고
매화 향기(梅花香氣) 홀로 아득하니
내 여기 가난한 노래의 씨를 뿌려라.
 
다시 천고(千古)의 뒤에
백마(白馬) 타고 오는 초인(超人)이 있어
이 광야(曠野)에서 목놓아 부르게 하리라.

======
李陆史是朝鲜著名的抗日爱国诗人。他的无数作品都是包含强烈隐喻的爱国诗,所含意向包罗万象,其实一部作品就有许多种解释。翻译小说时因为里面有旷野就另开一篇文单独发出翻译了。李陆史的《旷野》是他的名篇,可惜国内虽有他《绝顶》的诸多翻译,却没找到几个《旷野》的翻译,已有的翻译总觉得不是滋味,思来想去只有自己翻译了。因为是名家的诗篇,才疏学浅实在无法将原作的那份浩然正气与感动完全表现出来。在此大致解说下《旷野》的意向。这首诗写于朝鲜半岛被日本统治的黑暗时期,其中一个猜测是作者写于牢狱之中,而这首诗的确算是李陆史的遗作了。
 
那么极简略地说下《旷野》每个联的构成。当然这是众多解释中我认为的一种,在此写下给出个参考。第一联是遥远的过去,描写着旷野的原始性,为天地创造的根源性的空间。第二联为过去,描写着狂野的神圣性,为谁也无法侵犯的绝对空间。第三联同为过去,描写了人类历史与文明的胎动(大川-人类的文明),为人类的文明初始的空间。第四联为现在,描写现在的状况与克服困境的意志,而第五联为未来——千古之后,描写了对未来的意志与确信,而四五联皆为迎接光复的空间。综上所述,旷野为神圣的空间,为民族历史的现场,是朝鲜半岛民族的灵魂根基。

再来是李陆史的简介,关于他的简介我就偷懒下挪用以前翻译小说时用过的资料好了。
李陆史,原名源禄,出生于1904年4月4日。1923年,他到日本攻读大学,在两年后回到祖国。回国后,他参加的两个活动改变了他的一生。第一个就是独立运动。当时,尹世胄因破坏日本殖民者一些重要设施而被捕入狱。李陆史受到他这种热血抗争行动的感染,和哥哥、弟弟一起参加了武装抗日团体“义烈团”,积极筹集军费。1927年,他因“朝鲜银行大邱运行爆炸事件”的牵连,而被判入狱三年。他当时在狱中的号码是6 4号,源禄便根据64的谐音自号为“陆史”。这是他对于殖民地所带来的耻辱和对历史绝望所表现出的一种自嘲。之后,他先后17次被日本殖民者投入监狱,在严刑拷打中,诗歌给他带来了希望和勇气。

李陆史因“朝鲜银行大邱支行爆炸事件”经受了三年的牢狱生活,在狱中遭到了无数的折磨。出狱之后,他的身体情况严重恶化,该怎样选择出路,成了他最头疼的问题。究竟是继续执行“义烈团”的密令,还是从此放弃光复祖国的斗争,在这样的一个人生岔路口,他选择的是拿起用比刀枪更有威力的“武器”,那就是笔杆子。他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诗和文章去唤醒国民的民族意识,鼓舞民众对日本的反抗精神。1930年,他发表了第一首诗“马”,从此开始了他的文人生涯。1933年,他又在“新朝鲜”上发表了“黄昏”。之后,从1936年的《歌颂一颗星》开始,到1939年的《绝顶》和《青葡萄》,再到1942年的“旷野”、“花”等诗歌作品,都描述了在日本的殖民统治下祖国的悲惨命运。

1942年发表的《旷野》,实际上成为了他的遗作。在诗中,他希望可以在旷野里撒下歌的种子,从而可以在光复之后让人们尽情欢歌。他用这种充满预言式的诗歌,强调祖国的独立不是梦想,而将成为现实。李陆史自己却在即将解放的1944年1月,死于位于北京的日本总领事馆的监狱中。
这位爱国主义诗人也和鲁迅有过深交,踏上革命的道路也有鲁迅的影响。他也把鲁迅的《故乡》翻译成了朝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