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河风文学作品选登:重生(下篇)

(2023-06-22 06:08:13)
标签:

文化

分类: 黄河风文学作品专辑
重 生(下篇)

——记平陆县最美退役军人赵久兴

王正选


    下 篇

    花开花落,岁月更迭。赵久兴在中医院已工作了20多年了,随着时间的推移,面对人世间的风雨沧桑,当年一位身残志坚的优秀军人,这些年,他还能坚守初心吗?他还能像火热军营里的一名青春奔放的战士吗?他还能坚持维护“全军十佳杰出青年”的荣誉吗?带着这一连串的问号,2022年7月10日,笔者走进了坐落在条山大街的平陆县中医院。
    平陆县中医院从组建之日算起,到2010年,各种医疗条件一直赶不上,与赵久兴所在的部队医院有天壤之别,建院20年间,医院一直没有急诊科。2011年,医院下决心组建急诊科,由赵久兴肩负急诊科的重担。因为医院领导认为他是一个有高度责任心,事业心和丰富医术的医师。急诊科是一个没有节假日、24小时都得值班的艰苦岗位,没有任劳任怨的精神是干不好急诊工作的。把这个重担交给赵久兴,领导放心。当时的急诊科只有赵久兴和一名实习医生,除了4间病房,什么设备都没有。在如此条件下,赵久兴能一路走到今天,急诊科成为医院的顶梁科室,年创利润数百万元。作为救死扶伤的医疗阵地,虽然不能拿收入衡量成就,但也能映射出一个科室的不易和闪光。
    急诊科现有医师和护士13人,他们在科室主任赵久兴的带领下,就像一支永远坚守在前沿阵地的战斗队。作为急诊科的医生,几乎每天都要和突如其来的危重病人打交道。所以赵久兴把早上班看的如同救人生命一样重要。他说:“我们急诊科常年没有节假日,无论春夏秋冬刮风下雨,都是比其他科室提前一个小时上班。我作为主任医师,6点钟到岗,7点查完病房,然后给急诊科每一位医生买好早餐。”
    护士长薛倩告诉笔者:“赵主任经常给我们说,要急患者所急、忧患者所忧、想患者所想,要有‘医者父母心’的大爱。他对待患者不分富贵贫贱、社会地位高低,都一视同仁;对每一位病人都做到认真检查、详细解说。遇到患者家属不理解时,不厌其烦地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不管工作多忙多累,每天下班前都要详细查看每一位病人,掌握病人的病情,半夜起来抢救病人是常有的事。遇到远道而来的患者,他会亲自跑前跑后,和相关科室沟通联系,尽量当天做完检查,明确诊断,及时给予治疗。对行动不便的病人,赵主任就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亲手扶住病人,帮助领药,办理手续,一直扶到病房。这样的事多了,他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赵久兴的从医生涯中,曾遇到一位家住山里86岁的慢阻病患者,被浓痰堵住了呼吸道,因没有吸痰器,情况十分危急。赵久兴毅然口对口分几次为老人吸痰。这真是常人难以做到的举动,即便是亲生儿女又会怎样?真是平凡中见高尚见情操!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在他的身上散发出熠熠生辉的光芒!
    村民袁常有,三个儿子,两个先后去世,老伴患脑梗死。因家里十分困难,住不起医院,只能是卧床等死。常怀悲天悯人之心的赵久兴得知情况后,带上医生登门入户看望。看到病人住在荒沟边破烂的老窑院里,吃的是咸菜干馒头。他们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每人拿出100元让她先补贴家用,把病人接到医院为其治疗,并想法为其减免医疗费。
    村民赵启安,因咳嗽查肺CT不能排除外占位性病变,需要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孩子在外地,疫情管控回不来,而他们老两口,一辈子都没走出过平陆以外的地方,一时间六神无主。赵久兴得知后,便亲自与三门峡市医院医联体联系,确保病人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有效的治疗。
    在多年的行医实践中,赵久兴发现,一旦患上疑难重症的患者,其内心十分复杂,由于痛苦难忍,时常嚎啕大哭,彻夜难眠,甚至以头撞墙,精神压力相对较大。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希望得到人们的尊重和关怀。因此,“话疗”也成了他为病人治病的重要内容。工作中,他对这些病人多查房、多询问,多与他们谈心开导,不断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和勇气。病人出院时,都是拉住他的手,不知说什么感激话才好。“我的微笑,是你伤痛中一缕温暖的阳光。”赵久兴不仅是用医德医术治病救人,而且竭诚用一颗温暖的爱心减少病人的痛苦。
    根据资料记录,赵久兴走进县中医院25年来,累计门诊量达15万人次,抢救危重病人700余人,治愈率达80%以上,为贫困患者资助1万多元,挽救保全了200多个家庭。
    行文至此,笔者突然发现,赵久兴,赵久兴,儿时他父亲为他起名字的时候,似乎就决定了他是病人的救星!自他转业回来后,欢送他参军入伍的乡亲们,有了病就来找久兴,“找久兴瞧病放心,找久兴瞧病心里舒坦!”而为他命名久兴的父亲却未等到他这个能成为救星的儿子的医治。还是在久兴身负重伤、生命攸关的时候,父亲高悬挂念他的心,代表全家千里迢迢到内蒙部队去看望他,返回家时,因搞错了郓城和运城的概念,而误去了菏泽的郓城,这样正好相反的长途劳顿,加上正是夏日炎热时节,多年患肺气肿病、身体虚弱的父亲,回到家里后便一病不起,年仅55岁便告别了人世。那一年,上帝似乎有意在折磨他这个未来的“救星”,先是他的重伤和父亲的病逝,接着是弟媳的病逝、两岁的儿子被烫伤。面对这一连串的打击和折磨,身负重伤的他,坚强地挺了过来。而且无论在部队和在地方医院的任何岗位上,他始终都是忘我的、无私的、不顾伤残的身体,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履行自己的职责。
    一个农家子弟,经过解放军大熔炉的淬火冶炼,经历了生与死的涅槃,为人民医疗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在日记里写道:“也许在医院我是一名病人喜欢的好医生,但在老人面前我不是一个孝子,在妻子面前我不是一个好丈夫,在孩子面前我不是一个好父亲。面对家人,只有内疚和惭愧。在这交织着甘甜苦辣的日子里,我所做的一切,得到家人和组织的大力支持,得到患者的好评和社会的认可,得到领导的赞誉,这一切都归功于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是党培养了我,我惟有发奋努力,身残志不残,更好地为父老乡亲们服务,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医生!”
    每天早上5点钟,夏季,东方天际刚刚发亮;冬季,还看不到太阳启程。而每当这个时候,在平陆县城的几个大道上,就会出现赵久兴长跑的身影。赵久兴离开军营26年了,26年来,已近花甲之年的他,军营早操的号声从未在他的耳畔远去,也从未觉得自己已脱去戎装,每天早上在部队早操的时刻,他就会走出家门,开始晨跑,一年四季,从不间断。40分钟内跑完5公里路程,于6点钟前走进医院的岗位。他说:“作为一名医生,不光是深钻医术,对病人尽职尽责,也必须强健体魄,让自己健康阳光地出现在病人面前,给病人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院长令狐跃波说:“军人出身的赵医生素质高品德好,作为科室主任,能以大局为重,模范执行医院的规章制度,是一位好人好医生好主任,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和全县卫生工作先进工作者。为医院的发展贡献很大。他实实在在维护了军人的荣誉,维护了医院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荣誉。”
    2022年“八一”建军节这天,平陆县召开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表彰会议。会上,赵久兴被平陆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授予“平陆县2022年度最美退役军人”。平陆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苗顺国亲自把荣誉证书庄重地递给赵久兴。赵久兴面向参会的全体人员凝重地行了一个军礼,并代表包括他在内的10位受表彰者作了发言。
    凤凰经历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验,获得重生,并在重生中达到升华,称为“凤凰涅槃”,其寓意不畏痛苦、义无反顾、不断追求、提升自我的执着精神。赵久兴的生命历程就像经历烈火的凤凰,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重生后的赵久兴,发奋成医,又让许多人因他而获得重生!他不虚最美退役军人的称号,他的人生值得我们传颂和赞美!
    后记:“心不如佛者,不得为医”是赵久兴的座右铭。赵久兴有许多口口相传的模范事迹。只是他太忙了,很难给我提供理想的采访时间,我不能深入到他那些惊心动魄,感人肺腑,救死扶伤的故事中。这是我的最大遗憾。

黄河风文学作品选登:重生(下篇)
    作者 王正选 笔名黄河风,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获2020年河之东十佳作者奖;团结出版社出版30万字纪实文学《黄河的儿子》一书;报告文学《走出宋家河的女人》获《山西农民报》征文优秀奖,入选《河东文学》杂志;报告文学《一醉不醒的葛永刚教授之黄河情怀》入选国内外版《神州》期刊;报告文学《从第一书记到荣誉村民》发表于《山西农民报》;报告文学《重生》获“我的运城 运城美文”主题征文二等奖;散文《怀念狼》《怀念鬼》《怀念贼》入选三晋出版社《百位作家作品集》;散文《幸运草》《平陆中条天路》《穿越世纪的感动》等发表于《山西农民报》。诗歌《黄河,我的老邻居》发表于《山西农民报》

    个性签名:没有自己的流向,就不配称为河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