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的《农夫和蛇》(二)
(2023-05-21 07:45:47)
标签:
文化 |
分类: 社会热点 |
中国有句话叫做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然而2011年的姑娘李春玲却是救人一命差点被人骂到险些抑郁。
自己明明是出于善意伸出手救援,不仅被对方辱骂不是个东西甚至用舆论逼迫自己,当年的到底发生了什么?明明应该是被救助者感动涕零的画面为何却对捐助女子破口大骂?中间又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
随口的一句话便将捐助女子李春玲推上了风口浪尖。2011年年龄不过二十一岁的女大学生李春玲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明明在做善事,却被被救助者一家骂的尤其难看。
那么真如被捐助一家所言那般,李春玲不是在救人,是在“杀人”?
原来李春玲是一个正在上大学的女学生,巧的是,李春玲是一名医学生,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也是尤其清晰,成为一个救死扶伤的医生便是李春玲最大的梦想。
也是因为梦想的加持,李春玲毅然决然成为一名细胞捐赠者,对于李春玲来说这不仅仅是给病人带去一份希望,也是给自己医生目标下打造的一份仪式感。
不过令李春玲想不到的是,捐助匹配的电话竟然来的这么快。
2011年还在上大三的李春玲接到了医院的电话,并询问其是否愿意去到医院做一下细胞捐献手术。
这样的消息对于一个还在上学的孩子来说毫无招架之力,第一反应的茫然本就是一个孩子的正常反应。
当李春玲在听到有人急需时,虽然有所犹豫但最终还是决定按照医院的要求为那位需要干细胞的患者进行捐助。
而李春玲并未将自己要捐助细胞的事情告诉父母,她觉得自己是个成年人了,加上自己未来的目标就是要救死扶伤,所以李春玲虽然有些害怕但还是决定给病人带去希望。
令李春玲想不到的是这件事情竟然会给自己的二十一岁带来无法挥散而去的阴影。这到底发生了什么?
被李春玲救助的对象叫做王传龄。是个已经年过四十岁的中年男子,王传龄家并不富裕,除去有年迈的父母要养,下边还有嗷嗷待哺的两个孩子。
可以说白血病的确诊对于这个本就贫困的家庭来说是雪上加霜。
最开始听到自己白血病的王传龄感觉人生没有了希望,甚至觉得自己要不一走了之算了,但是看着年迈的父母还有幼小的孩子,王传龄决定还是再坚持一下。
可以说,王传龄等细胞捐赠也是尤其辛苦,每天高额的住院费加上药物治疗,这等待的日子对于王传龄来说尤其煎熬。
所以在其被告知有细胞可匹配那一刻,王传龄哭的像个孩子,甚至希望医生能让自己见见那个救助者。
不过两人并不在同一个位置,所以医生只是告知他那是个年轻姑娘,年龄也才二十一岁。
也是因此王传龄对李春玲有了初步印象,不过同样地,也是因为二人不在同一地的关系,王家的辱骂声也逐渐蓄力。
我们不捐了
本是一件令外界感动的助人事件,却逐步演变成了网暴事件。
就在这天李春玲准备去到医院进行手术,因为李春玲与王传龄不在同一地方,所以医院需要先对李春玲进行干细胞抽血然后空运过去,与此同时王传龄那边也要做好清髓准备,以接受李春玲的血液救助。
就在李春玲出门之际,李家父母拦住了女儿的去路,急忙询问女儿到底去干嘛,一开始的李春玲也是支支吾吾,毕竟自己支援捐赠细胞的事情并未告诉父母。
但毕竟是第一次做捐赠手术,李春玲还是有些后怕,最终还是告诉了父母。
听到女儿要将细胞捐赠给陌生人,父母的第一反应便是心疼,他们看着才二十一岁的孩子要去手术台,李母的眼泪瞬间就落下来。
做父母的自然不希望孩子在手术台上遭罪。看着李母的反应,李春玲也是有些过意不去,但还是告诉父母:“我是个成年人了,而且我以后是要成为医生的人,会遇到很多患者,这次不算什么的。”
李春玲虽说的坦然,但其毕竟是个孩子,心里对于第一次救助也是忐忑的很,看着女儿的坚持,李母不再说什么,但是要求自己和丈夫必须跟着女儿去。
拗不过父母的李春玲随即便同意了母亲的决定,也是因此才有了后来李母大声喊叫“我们不捐的场景”。
到医院以后,李春玲按照医生的告知准备开始一项项检测。
因为李春玲和王传龄二人的手术是同步进行,所以李春玲这边需要先去到医院住上几天,且需要其在手术前几天打上“造血剂”,这一步就是希望李春玲体内的造血干细胞能够加快生长速度。
这一步对于年龄不过二十一岁的李春玲来说,造血剂的效果尤其显著,且体内造血干细胞的生成效果的极好。
打完造血剂之后再用医疗器械进行血液分离,待到血液回流到李春玲体内便算李春玲的救治结束。
一切看起来都十分顺利,尤其是在看到李春玲年轻的身体造血干细胞生长速度迅猛的状态下,院方也开始准备进行接下来的手术流程,且通知另一边的王传龄做好相关准备。
然而就在这一步,出事了。
机器出故障了。
按照正常程序,将李春玲血液分离过后是要按照原路返回到李春玲的身体,否则捐助者的性命也将堪忧。
也就是这一步,本是正常的一系列操作却在回流血液这一步出现了问题,毫无反应,血液就是无法回流到李春玲身体处。
就在医生焦灼之际,医疗机械也出现了警报声。
这让医生显得有些慌张,而李春玲也因为血液未回流而出现了嘴唇发胀,呼吸困难的情况。
这还不是最令人慌张的,最要命的是,因为李春玲与王传龄二人采取的是同时手术的关系,且李春玲的血液需要空运,所以按照当前的进度,李春玲的血液向王传龄输送血液的进度仅仅完成了一半。
现在不仅是李春玲性命堪忧,王传龄仅靠借一半的血液能否存活也是个问题。
而针对于李春玲出现的状况,医生也是急忙加派人手,并抓紧时间拨打维修电话,然而机器基本上是国外进口的,不要说是相关的维修人员缺少,即使是医护人员对于这机器内部构造也是茫然无措,而相关的检修人员来到医院的时间也超过了二十四小时,这严重耽搁了王传龄接受最佳细胞的时间。
准确来说,因为要让王传龄接受到最及时的治疗,在李春玲进行行管操作期间,王传龄要做“清髓”操作以保障其接受到最新鲜的细胞。
这么一来,不仅李春玲的性命成谜,王传龄的救助也难以及时到位。
看着医生的来来往往,门外的李母也是揪心的很,最终为了对李春玲进行及时救治,且保全性命,李春玲被推出了手术室。
看着女儿虚弱的样子以及担惊受怕的模样,李母再也忍不住了:“不捐了,我们不捐了。”
而彼时被推出手术室的李春玲也是直表后怕,看着李家父母的样子,以及李家父母的坚决,医生也不好继续对李春玲继续做手术工作。
只得先打电话通知王传龄一方先抓紧再找相配骨髓,另一边听到医生话语的王家人也是懵了,不是捐助的好好的,怎么又找血库?
听着医生的解释,王家人心里的愤恨指数直彪,甚至哀求医生一定要救救他家传龄,他们家就这一个顶梁柱,可不能说走就走啊。
医生也只是表示会尽最大努力,但是一切还是要看后续骨髓情况,看着医生的来来往往,王家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但是在二十四小时内上哪找到如此相配的骨髓。
直到被医生告知只有李春玲可以的时候,王家人再也忍不住了:“真不是个东西,他们就是在杀人啊,救一半你不救了,挨千刀的。”
这边是王家人在激动,另一边是李家人担心女儿再度出现意外,李春玲虽然后怕,但作为医学生,她知道只是一半的血液对于病人来说是万万不够的。
李春玲想要继续给王传龄捐助血液,但是李母却是万般不同意,甚至以死相逼,说只要李春玲继续给其做捐助两人就断绝母女关系。
而另一边的王传龄一家为了把事情闹大,从而逼迫李春玲捐赠,已经将事情告知给了媒体,对于王家的添油加醋,李春玲也是百口莫辩。
一边是母亲的以死相逼,一边是病人急需救助加上其家人的诋毁,李春玲不知如何是好。
但王传龄根本等不及,医生只得用仅有的半数造血细胞为王传龄做了手术,还成为了当年的医学奇迹。
然而到处夸奖的背后却暗藏着王家人对李春玲的各种诋毁,甚至不乏对这个不过二十一岁女孩的污言秽语,各种泼脏水。
李春玲有些受不住,但王家人却没打算放过这个只有孩子年纪的姑娘,对其恶言相向,甚至试图将舆论最大化,以达到对这个孩子的攻击。
在王家人的添油加醋之下,作为救助者的李春玲饱受骚扰电话的折磨,甚至被周边人唾弃说其一个小姑娘家心坏得很。
李春玲开始不愿意出门,性格也变得安静,而大三的她也即将要去实习,但此时的李春玲却对成为一个医生失去了信心。
而媒体的跟踪报道的接连反转才令李春玲有了稍许喘息的机会。
纵使只有半数细胞,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若是没有李春玲,此时的王传龄又是否有机会和家人一起声讨那个“所谓心狠”的姑娘。
捐助者只有二十一岁,也不过孩子的年纪,李春玲差点在手术台上下不来甚至性命担忧的时候,只有李家父母担心孩子的安危。
李春玲也不过是个二十一岁的姑娘,且怀揣着对医生的梦想希望给病人带去一份温暖,但其也终究是个孩子,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大场面,怎能说不害怕呢?
即使当时王家人不清楚李春玲的状况,后续又怎么可能不知晓,而王家却是找来媒体添油加醋污蔑这个不过二十一岁的孩子,甚至大骂其不是个东西,这般过河拆桥又是要如何?
明明救了你,却换来恶言相向,不仅毁了孩子的医学梦也改变了孩子的性格,但王传龄却因为医学奇迹成为一个健康人,而李春玲却因为二十一岁的阴影再也不敢轻易说出自己的梦想。
纵使是半数细胞,但仍要怀有感谢之心,即使李春玲遇到了些许状况,但并非是王家对其污言秽语的理由而忽略了事情的重点。
王家人如何都改变不了的是李春玲确实救助了王传龄,李春玲也因此险些丧命,王家人不在意也不愿意了解,反倒是一个劲的嚷嚷李春玲不是个东西,未免失去了做人感恩的本心。
本想靠借网络舆论大骂李春玲的王家人,却引来网友质疑,也是在网友的声讨声中王家人再没了声音。
至于李春玲是否听到王家人说过一个谢字,不得而知。只知道的是,未来的李春玲大抵是不敢轻易伸出援助之手,讲解自己的医学梦了。
文章来自新浪新闻
海凝点评:这事要怨就怨医院的仪器出了故障,根本怨不上为白血病患者捐助细胞而差点丧命的李春玲!李春玲是个好姑娘!为她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