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河的儿子·第五章:杂记·012、失盗

(2023-03-25 07:05:04)
标签:

文化

分类: 《黄河的儿子》连载

黄河的儿子·第五章:杂记


作者:王正选


012、失盗

    

    1980年,经过自己打土坯、拓泥积(砌土炕用),父母辛苦将旧家具翻新,请木工做了单桌、箱柜,我亲自油漆、美化窑洞的辛苦努力,我又借用门市部商品衣服结了婚。从外表看,新窑洞在我的精心装饰下,还是很漂亮不凡的。只是在单位的住房里没有家具。许多人都是把家里的家具拉到单位使用。而我却觉得无法这样做。因为家里的氛围是令二老没有温暖的氛围,我若把我的家具拉走,就成了人走屋空;我想,如此,二老心中一定会很失落;而我依然保持窑洞里是结婚时的样子,虽然我不在家,二老心中也会有温馨的感觉;所以,我觉得硬愿在单位没有家具使用,也不能把家里的家具拉走,令老人心中失落;这样,一直保持到二老去世。二老去世后,两个侄女也长大了,便住进了我的窑洞。后来,侄女一家搬去了新的宅院。不过,我是一点也不知道,因为他们没有告诉我,对窑洞和家具也没有采取保护措施;由于没有院墙,我的家具被贼人先后盗窃一空;可怜我那辛勤制作油漆的家具,永远不知漂流在何处!那年,当我回到家里,看到和我有艰难历史的家具不翼而飞,不禁一声长叹,只幽默地说了一句话:只当是扶贫济困了!!

    当然,那个年月,若不是担忧二老伤心,自然也不会有之后的盗贼事件令我伤感哀叹的结果!

    家具所用的木料是我曾经在上面睡觉的老面柜和住在“狼窝鬼市”院子里慢慢长大的杨树。窑洞后来是老大让村里两户人家住了很长时间,因无人修缮防渗,最后全部坍塌化为乌有。1978年前,我还在家里的时候,曾千辛万苦从坍塌的老城里捡了许多破瓦块,再一次次用平车拉回到窑顶,后来又从龙源沟拉回了石灰,试图将窑顶硬化处理,但,最终没有硬化防渗处理,导致最后彻底坍塌。

    那时,不仅仅因为二老在家没有温暖的氛围,我不能带走家具,而且,我每年收获的粮食也是一颗也不能带走,得全部留给他们。亲友皆知,由于有人种了他们的地,却从不给他们粮食,我若把我种的粮食带走,他们就无法生活。所以我只能在困境缠身的情况下,到外面再买粮食。


  作者 王正选 笔名黄河风,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获2020年河之东十佳作者奖。出版30万字纪实文学《黄河的儿子》一书。报告文学《走出宋家河的女人》获《山西农民报》征文优秀奖,“利丰杯”征文二等奖。散文《怀念狼》《怀念鬼》《怀念贼》《清明前夕忆母亲》入选三晋出版社《百位作家作品集》。报告文学《一醉不醒的葛永刚教授之黄河情怀》入选《神州》期刊。报告文学《走出宋家河的女人》入选《河东文学》杂志。

 

   个性签名:没有自己的流向,就不配称为河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