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儿子·第五章:杂记·011、悼
(2023-03-22 06:43:33)
黄河的儿子·第五章:杂记
作者:王正选
011、悼
苍天落泪,大地悲伤,条山哀鸣,黄河哭号。今天是我们古老的小涧北村又一个悲伤的日子;今天,我们小涧北村祖祖辈辈为故人送行的锣鼓声再次响彻云天。就在前几天,身患重病的邓月娥老人,怀着对生命的渴望,怀着对她的儿女和全村乡亲们的依依不舍,怀着对我们脚下这块她生活了一辈子的土地的眷恋,希望医生能够延续她的生命,但由于她羸弱的身体对疾病的挑战已到了极限,农历九月初一,无情的病魔终于夺去了她宝贵的生命。尽管她的音容笑貌依然浮现在我的眼前,但她的的确确是永远离开了我们!今天,是她发丧的日子,我和在场的每一位人,都是怀着极其悲伤的心情来悼念她和为她送行!
邓月娥老人生于1930年农历7月初二,我的母亲生于1922年农历4月16日,她们早年在一个院子里、在一个生产队劳动生活,和全村人一样,常年累月,起早贪黑,参加各种艰苦的生产劳动,春天干春天的农活,夏天干夏天的农活,秋天干秋天的农活,冬天干冬天的农活。在我的记忆里,她们和所有的老人一样,为了儿女的吃喝穿戴,为了儿女的成家立业,一年四季有干不完的农活,抽空还有干不完的纺花织布,纳鞋做衣,洗衣做饭等家务劳动。为了儿女们能有个好日子,衣服穿烂了,缝缝补补继续穿,病了,能不吃药就不吃药,能坚持一会是一会。1987年农历11月25日,我的母亲由于早年居住潮湿的南阴窑,身患严重支气管炎哮喘病,不幸去世,年仅65岁。母亲虽然去世了,我虽然离开村子30多年,但我却是时常怀念和母亲在一块生活劳动的老人们,看见他们,我就似乎是看见了母亲的影子,看见了母亲的音容笑貌,似乎是看见母亲依然和他们在一起劳动,串门,拉家常。
邓月娥老人是一个平凡的人,但作为一个母亲,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一生抚养了6个儿女,无论日子多么艰难,她从无怨言,总是全心全意尽到一个母亲的职责!近几年,他们老夫妇年事渐高,生活力不从心,儿女们全力照看他们,给他们无微不至的温暖。我每次回村,都会荣幸地见到他们,看见他们,我总有说不完的心里话,看见他们,我会感到亲切和温暖。今天,我在这里表述我怀念他们的心情,其实,也是借此机会,表达我多年来对父老乡亲们的怀念,表达和我父母亲一块艰苦劳动过的老一辈的怀念!
邓月娥老人的一生是辛勤劳动,艰苦创业的一生,是平凡、正直、善良、朴素的一生,她是一位好母亲,好邻居,是我母亲的好姐妹,是我的好长辈,我为失去她而心里难过和悲伤。
她的音容笑貌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逝去的是您羸弱的躯体,升华的是您永恒的灵魂”。八十五个春秋光照人间,八十五个年华日月同辉;八十五个寿诞青山万古!
邓月娥老人永垂不朽!
2014年9月26日(农历9月初3)
注:邓月娥是王芝兰、王芳兰、王双星的母亲。在老村我们是邻居,迁移后,是一个生产队。先是第二队,后是第四队。
作者 王正选
笔名黄河风,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获2020年河之东十佳作者奖。出版30万字纪实文学《黄河的儿子》一书。报告文学《走出宋家河的女人》获《山西农民报》征文优秀奖,“利丰杯”征文二等奖。散文《怀念狼》《怀念鬼》《怀念贼》《清明前夕忆母亲》入选三晋出版社《百位作家作品集》。报告文学《一醉不醒的葛永刚教授之黄河情怀》入选《神州》期刊。报告文学《走出宋家河的女人》入选《河东文学》杂志。
个性签名:没有自己的流向,就不配称为河流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