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儿子·第五章:杂记
作者:王正选
009、义(2)
一次我骑摩托车经过龙门关至上岭路段,一位小伙子喊住了我,说他的车坏了,走不了了。我是学过发动机的,看他着急无奈的样子,我便停下车察看了他的车,我说车没油了。他说他刚加了油。我说不管什么时候加的油,反正肯定是没油了。我帮他在路边找了个塑料瓶子,从我的车里给他加了油。一发动,车着了。他便骑车而去。第二天在菜市场口正巧和此人面对面,但他就像从未见过一样地擦肩而去。
那年,看到一位赶集市的老人,因为天气炎热,在税务所院里的水龙头下擦了把脸,喝了口水,被姓马的税干一顿臭骂。从此,我是再不和这个税干说话。
那年,有个权势强人,无端给百姓施以酷刑和屈辱,得知此事,禁不住拍案而起,和友人在各大报刊披露了强人劣迹。最后,强人被打下了冷宫。
那年,一位老妇家中果园被刨,田亩被毁。我经调查,耗费多日,帮其整理了伸冤材料,并最终挽回了损失。老妇给我带来一包价值一元的海天黄豆酱油以示谢意。
那年,我新购了摩托车,晚上我骑车上路磨合车,到南坡十字路段时,夜色里看见大货车和摩托车相撞(那儿从前由于路中间高三面低,经常发生车祸)人车躺在地上,摩托车油箱破裂,油撒的满地。外地的司机人生地不熟的;那时是没有移动通讯工具的;按说我是正在磨合的车,是绝对不能载人的,但我却不顾车被损害,载着胖大的司机,到县城报完案,又把他送回到事发现场,也没有得到一句谢谢的话,便默默地离开了,但我的车却是受到了损伤,从此不出力。
杜马乡杜村农民赵银平从1949年开始,毕生为引进和发展平陆苹果,呕心沥血,艰苦奋斗,终使平陆成为苹果强县。为了宣传他的事迹,我从1987年到2010年,历时23年采访宣传他的创业奉献史,没有得过他一分钱,没有喝过他一口水,没有吃过他一顿饭,就只因为他为平陆百姓立下了功德。
有个单位几个人到曹川收税,因下雨,一热心农民让他们在自己家里吃过饭后,又给他们带了雨衣。这几个人找到我让我宣传他们,理由是他们吃了农民的饭,穿了农民的衣,和农民打在一起了。我问他们为农民留下饭钱了没有。他们说没有。对此,我严词拒绝:农民好心收留了你们,管了你们的饭和衣,你们分文不付,拍屁股走人,还美其名曰和农民打在了一起,让我宣传你什么?宣传你习惯吃十八两?
......
多年来,尽管自己光景一般般,但为村里、为灾民,为陌生的患重病人家,捐款,捐款,捐款;秉笔为在困境里的人家撰文呼吁......
不过,我所有的义举都是没有得到过直接回报的。间接的?只有天知道。
历来自知自己是一个比蚂蚁还微小的生命,人微言轻,却屡屡关心国家命运,2010年以来,开博客连续多年抨击世间不平事,颂扬正义力量......
早在1985年3月19日,面对时代中的蛆虫,自己愤然书之——
凄风苦雨愁九州
立志悲忧未得酬
为国虽有寸寸心
浊风扑面难得意
一日春风荡污浊
受辱之躯惩腐恶
这些都与一个“义”字有关。赞赏那些一言九鼎,说话算数,有侠义之心的大丈夫。鄙视那些“会做人”的猥琐小人!
写于2018年元月5日
作者 王正选
笔名黄河风,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获2020年河之东十佳作者奖。出版30万字纪实文学《黄河的儿子》一书。报告文学《走出宋家河的女人》获《山西农民报》征文优秀奖,“利丰杯”征文二等奖。散文《怀念狼》《怀念鬼》《怀念贼》《清明前夕忆母亲》入选三晋出版社《百位作家作品集》。报告文学《一醉不醒的葛永刚教授之黄河情怀》入选《神州》期刊。报告文学《走出宋家河的女人》入选《河东文学》杂志。
个性签名:没有自己的流向,就不配称为河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