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河的儿子(第三章:平凡的生活里程·往沟里扔石头·005、沟边扔石头)

(2023-01-16 06:46:08)
标签:

文化

分类: 《黄河的儿子》连载
黄河的儿子 第三章:平凡的生活里程

作者:王正选


005、沟边扔石头

 

天资聪颖师生赞  自幼学业不费难

四年税校深造完  不留县局吃软饭

 

 由于我们满满的爱心,让儿子提前和比他大一岁的小朋友们入学上了一年级。不久,我便发现这是一个错误:因为年岁小,总会受到大孩子的欺负。有资料也说,孩子上学早了不好。于是,到了升二年级的时候,就给孩子说,留级继续上一年级。孩子嫌留级不好听,贵贱不留级。我便对孩子说,不是留级,是又上一年。孩子听说不是留级,便同意了。

 农村孩子放学的时候不用接。学校离家也不太远。但早上必须送。因为农村学校早上上学的时间非常早。我把孩子送到学校回来还能再睡一觉。所以每天天还是漆黑的时候就得和孩子一样起床。到了孩子慢慢长大的时候,觉得不需要送了,就让孩子自己去学校,或者几个孩子一块儿去。但很快发现这又是个错误:因为半道上常常有狗挡路。于是,就继续送。

 1991年3月28日,孩子和我同时到了县城。一块住在“囚笼”般的办公室里。放学回来和我一起到灶房吃饭。那年孩子9岁。我通过多方努力,把孩子送进了条件最好的县实验小学。那时,街上摩托车很少,小车就更少了,县城外来流动人口也很少,社会秩序可以说是比较好。所以,上学的孩子都是自己去学校自己回来,家长都不用接送孩子。但开始的时候,孩子上学时,我是在孩子背后不远处跟着走,也是怕他贪玩去别的地方。跟了几天后,看见孩子只是走走停停左右观望看看他认为想看的地方,从不离开上学的固有路线,就再不“跟踪”了。

 孩子进入实验小学后,在功课上,我很有信心。果然,老师夸奖说:一般来说,农村学校来的孩子,都得半年才能赶上功课进度,但王晖几乎看不到有脱节的情况。

 说实话,对于孩子的学习我从来都是很有信心的,从不担忧他能成为落后生。他就是个能学好功课的学生。我对妻子说过,王晖的任务就是上学上学继续上学,高中、大学本科、一直上下去。同时,我不让妻子对孩子的功课指指点点辅导。我说,你很快就辅导不了他的功课了,你也会看不懂他的课本的。因为,我认为妻子还有个弱点,喜欢对孩子说她自己不喜欢这门功课或者那门功课,就像一个家长喜欢在孩子面前说自己不喜欢吃这个菜或那个菜,这必然导致孩子也成了偏食。妻子在孩子面前最习惯说她不喜欢语文。由于我上学少,我希望孩子到了一定学历,能在语文方面帮助我提高。我给他藏了很多书籍,因为我上学的时候,是一本课外书也没有过。

 孩子上学期间一直是老师的骄傲。1996年6月28日前,孩子开始中考的时候,别的孩子家长要给身体上的补养,要给生活上的款待;进入考场后,考场外有啦啦队,鼓劲队,后勤生活保障队。而我们因孩子爷爷去世了,只有让孩子自己去走孤军奋战的一条路了!就在这前无接应后无增援中无保驾的情况下,孩子却打了个胜仗。我记得数学、化学、英语都几乎是满分。下一步自然是上高中了。这个时候,省国税局通知说,山西税务学校开始招收税务子弟,凡在规定分数线以上的,都在招收范围。孩子超过录取分数线的30余分。历来主观的妻子,把我对孩子的规划忘得一干二净,毫不犹豫毫不商量地就给孩子报了名。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不送孩子去上税校都有点下不来台了。我们去中学找老师办退学相关手续时,数学老师已委任他为班里的数学课代表。听说要给孩子转学,觉得十分可惜。

 税务学校要录取学生,尤其是毕业后能直接参加工作这一条,就使得全省税务系统飓风骤起:那么多有权的,有钱的,有关系的,都想一决雌雄,想把自己的孩子塞进去。

 无奈,省国税局是明镜高悬:无论是谁,分数不够绝不录取!

 2000年孩子毕业后,根据省局的部署安排,孩子直接到县税务局报到上班。在是去乡下上班还是在县局上班的问题上,我知道,老百姓的孩子是绝不会留在县局上班的。当年孩子被税校录取后,机关的同志们纷纷说,省局真公道,局长的孩子进不了税务学校,老百姓的孩子却进了税务学校。几年后,人们都知道,局长是不会把老百姓的孩子留在县局的。我也绝不会求他们。其实,我心里更愿意让孩子到乡下去锻炼,因为孩子没有农村生活经历,什么庄稼,什么菜,从不认识。不管怎么说,明明是要分配去乡下,有个副局还煞有介事到我家征求意见,问我们愿意让孩子去哪个乡税务所。我回答说:“就像站在沟边闭着眼睛往下扔石头一样,扔在那个山梁上都行!”

于是,孩子被分配去了张村税务所。


  作者 王正选 笔名黄河风,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获2020年河之东十佳作者奖。出版30万字纪实文学《黄河的儿子》一书。报告文学《走出宋家河的女人》获《山西农民报》征文优秀奖,“利丰杯”征文二等奖。散文《怀念狼》《怀念鬼》《怀念贼》《清明前夕忆母亲》入选三晋出版社《百位作家作品集》。报告文学《一醉不醒的葛永刚教授之黄河情怀》入选《神州》期刊。报告文学《走出宋家河的女人》入选《河东文学》杂志。

 

      个性签名:没有自己的流向,就不配称为河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