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平陆引进电热毯第一人
困境面前寻出路 大胆引回电热毯
寒风百里做销售
千辛万苦白流汗
1982年,为了摆脱贫困,我在《参考消息》报看到一则广告,介绍河北献县生产电热毯,铺在身下可取暖。
那时,机关干部经常下乡,到乡下回到机关宿舍,总是冷屋子冷被窝。我想,如果把电热毯铺在床上,冷被窝便会成热被窝,而且,上了年岁的老人很需要电热毯这种产品。
我觉得实用价值很大,有一定的市场潜力。便于12月8日汇款17元邮回一只样品。打开包裹后,看着却象一只包袱。我想给在场的人们一个意外。在大家的注目询问下,我一言不发,把“包袱”铺在床上,把插销插入插座。大家也不知是啥名堂。我想等到电热毯发热后,让大伙用手摸一摸,让大家惊奇的说:这是啥东西,还能发热啊!但出乎意外的是,等了半天也不见发热。我突然想到家里通炉火的土炕,都是晾着的地方不热,被子下面热。根据这个原理,我用被子压在电热毯上,等了一会,果然有了热的感觉。屋子里的人第一次从这条会发热的“包袱”知道了电热毯这个名词(那时习惯叫电褥)。
供销社一位老乡当过兵,当过采购员,我和他商量,由我联系引回产品,由他出面推销,(那时还没有单位人经商的例子,所以我不愿出面,以引发负面效应)。他很高兴,表示推销这个毫无问题。于是,我便从信用社借了1000元,邮回了100条电热毯。五大包产品积在室内,才觉得有很大的危机感,因为给信用社承诺一个月内必须把钱还上。也就是说,必须在一个月内把这100条全部推销出去。我给老乡贯彻了这个严峻的形势和任务。老乡表示,不会有任何问题。当时每条进价是12元,市场价是17元,我让厂家附带有每条17元价格的印刷票据。我对老乡说,在17元的基础上再加5毛钱,不加这5毛钱不好卖。因为人们不关心一条电热毯值多少钱,心里首先牵挂的是你挣了多少钱。加5毛钱,就是告诉他只挣了5毛钱。最后,这个老乡推着自行车翻沟越岭,逢人就散烟,一条也没有卖出去。给了熟人一条试用,一毛钱也没有收回。他也不懂电热毯的性能,回答不了别人提出的问题。没办法,我只好出动销售。别人问,这电铺在身下会不会打人啊?我就回答,已经由电能转换成了热能。别人问,铺在小孩身下,尿了床咋办?我就回答,用塑料床单隔起来。
我从县城销售到三门几个石膏矿、煤矿。我对他们说,这有防止潮湿引发腰腿疼疾病的功能。那一批电热毯质量实在是差。我在背包里带着复用表,随时监测维修。确保在销售场合不能出任何差错。否则,就砸场了。
天气最冷的时候,是最容易成交的时候。彷徨不要的人,如果突然天气非常寒冷,就买下了。还可以给老两口销售,因为他们都关心对方,老伴会给老伴买。
为了销售这一批货,每天我是不停地转战,不停地讲解。最后有十几条是部官、坡底、西侯电影队和文化馆的熟人拿去一文钱没给(每条12元成本,是我下乡吃派饭一个多月的饭钱)。历尽千辛万苦,脚冻手冷,受尽磨难,跑断了腿,磨破了嘴,费尽了心思,如期归还了本金,盈利了300元,但悉数捐给了岳丈。因为他二姑娘要退婚,他把人家给的彩礼钱花得精光。人家出动人马讨要。他不能回家。我就像普救寺的张生退兵一样,把自己的要命钱给了连夜呆在我家的岳丈。他把钱如数还给了人家。人家才撤兵。他才能走进自己的家里。本想,二姑娘再订婚后收到彩礼,会把我支垫的300元钱给我。没想到的是,他很快把新的彩礼钱又花光了。不仅如此,后来买了牛,把卖牛人带到我们家,整夜不走,让妻子拿400元公款给了他。之后,还以买羊的名义,给我们要钱。但他自己却是洋车手表收音机带抽烟像有钱人式的生活。他每年种地的化肥、冬季取暖用煤的钱,平时零花钱,都是给我们要。但在我们孩子出生前后的关键时刻,根本看不到他们的影子。妻子和不到百天的孩子就在他们四五里远的地方生活,只知要钱的他们却不知道去挑半担水。妻子自己在寒风中到水窖里提水担水,因手握井轱辘寒凉的铁把子,落下了双手奇痒的月子病。所以,我认为善良并不是好事,善良只会被懒人利用,善良只能吃不该吃的苦头。
为了恢复经济元气,我还联系了煤气报警器。因为那时煤气中毒人很多。但不幸的是,邮寄回来的样品被可恶的投递人员摔成了残次品。于是,把坏产品退回去,再邮寄,但还是被摔成残次品。这样一来二往,已经快走出冬季了,煤气报警器也没有用处了。我想让厂家退钱,但我不敢把他们的产品先退回去。我怕厂家不退还我的17元钱。于是,我向当地的县委书记发函,阐明情况。在县委书记的过问下,厂家表示收到产品后,一定退还我的17元钱。问题得到了解决。我是没挣到钱,但也实在赔不起这17元钱。
我又联系了电热淋浴器。但钱款汇出后,一半个月都不给我发货。我便邮寄信函询问,却如石沉大海,没有回音。我便再次挥笔疾书,向当地县委书记发函,并以报案的形式向当地公安局长报了案。于是,厂家很快回信说货很快就会邮寄给我。但由于寄货迟缓,失去了与人合作的机会,那个淋浴器就成了玩具。
我没有挣到一分钱。但我绝对是平陆大地引回电热毯、煤气报警器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