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儿子 第三章:平凡的生活里程
作者:王正选
005、这一年
苦难岁月喜事添 全村老少吃大宴
世道轮回几千年 儿子问世天地宽
这一年,儿子要问世了。
那时我的困境是——
从经济上讲,结婚时,没有分文积累,没有像样的家具,也没有像别人那样,里外都是一身新的衣服,而是里面穿的是旧衣服,外面是借门市部的。就这样还债台高筑到一千元。按着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钟伟根据1981年物价和现今物价推断,那时的万元户相当于今天225万元,也就是说我欠的一千元债务相当于欠了20多万元。按着平陆现行的彩礼标准算,就更多了。当然,也有人家因结婚欠债的,但人家是风风光光的家具样样有,穿的是里外一身新,但也只欠债二三百元。不过,有些欠债二三百元,也是几年都还不完。而我是如此地克扣自己却还是欠了超过人家几倍的债务,压力是相当之大的。借门市部的衣服帮助人家卖出去。为了还清债务,出差多数都是自带干粮,或者吃两毛钱的饼子,喝开水。为了挣一场电影两毛钱的补助和吃支付很低的农村饭,春夏秋冬四季在乡下生活,很少回机关上灶吃饭。亦很少和机关人员交往,因为交往是要支付吃喝费用的。为了讲信用及时还清债务,付出了他人想不到的艰辛,为了还清债务,容颜消瘦,从此恢复不了原状。我在穿着旧衣服结婚还欠了如此高额债务的困境下,没有任何人、包括亲戚向我伸出援助之手,当然,我也没有向任何人求助过。
从帮手上讲,母亲疾病缠身,自顾不暇,死活也只能靠我一人支撑了。孩子即将出生的日子里,因为无人看护妻子,我若不在,一旦有情况,后果不堪设想。我请求相关医生上下班必须拐到我的宿舍问诊掌握情况,同时给自己定下一条铁律:无论晚上在哪个村下乡放映电影,无论是什么情况下,都必须赶回单位,严防意外。
有天晚上,在有礼堂的上村放映结束后,大雨下的哗哗的,无论村人怎样挽留,我依然推着自行车消失在黑暗的雨幕里。夜黑的伸手不见五指。我凭借是熟路,往前摸着行走。到了谭里车站路口时,竟然摸进了路旁的流水沟里摸不出来了。在漆黑的情况下,一时也判断不出是走进了什么地坑里,只得稍等片刻,借助刹那间闪电的光芒,摸了出来。上了大路后,由于路面较硬,我凭借在黑暗中能骑车的能力,就骑上车往前行,扭扭歪歪骑到了辛庄村边即将拐弯时,可能是路面太差,骤然间,连车带人重重摔倒在地,全身巨痛不能起来,我伸出手摸了摸,觉得是躺在穿的雨衣上,于是,黑暗中,我在冰凉的雨点“抚慰”下,躺在雨衣上休息了一会,感觉身体没事了,便慢慢爬了起来,重新往回走。
不仅如此,我得研究孩子出生前后,产妇要吃什么饭,我得怎样做,要注意什么,要怎么护理,以及民间要讲究什么忌讳。像我这样的情况,我没有见过第二。事后问同龄人,他们什么都不知道。他们只知道孩子出生了。
孩子出生那天,多病的母亲,可怜的母亲,心有灵犀的母亲,仿佛知道孙子要出生了,艰难地行走十几里山路来了,送来了合身的小衣服。
尽管经济拮据,为了保证产妇身体的恢复和孩子有足够的奶水,我没少蒸煮鸡肉和猪蹄。我知道有一个人,他家的存款相当于今天的一百万元,但吝啬的没有给他的妻子吃一只鸡和一只猪蹄。他的孩子从前到后,直至孩子长大,几乎都是妻子娘家人倾尽人力物力,全力照看。他是啥负担也感觉不到。
孩子出生后,在整整的四个月里,日夜哭闹不止。单位有人来找我说事,我的舌头还被孩子含在嘴里扯不出来。给孩子洗屎布都必须我来干,如果有自来水,可打开水龙头,借用水的冲力,先把屎布上粘黏的屎冲洗掉,然后再把布洗净,但乡下没有自来水,得从地窖里吊水,然后把屎布放进脸盆里慢慢清理洗净。这样的活我不是干一次,干一天,而是得长期干!
因为没有帮手照看孩子,我几乎患了惊乍症。有天晚上在舞台院放映电影,因同事在操作,我便躺在床上休息。突然一阵婴儿的哭声让我猛然惊醒坐了起来,略一清醒,才明白是电影里传来的婴儿哭声。其实,孩子此刻是和妻子在几十里之外的部官乡政府。
那时,妻子经常去县上开会、学习培训、报表。我一人照看日夜啼哭的孩子,常常是整夜不息,白天有客人来,看到我抱着孩子靠在沙发上累得睡了过去。孩子稍大点的时候,因为我晚上还得到村里去放映电影,只得带上孩子,时常在子夜时分,还带着孩子穿行在漆黑的夜幕下。由于自己没有帮手能帮助照看孩子,自己要付出别人想象不到的困难。回头看看,当年和我在一块放映的同志,个个就像神仙一样,不省人事,不管你死活,尽干些不通人性的事情。
孩子将要满月了,我用小平车步行十五里(其中六里是山路)把妻子和孩子送到家。一路上,为了不让她们受凉,我遵循硬可热不可凉的古训,用被子把她们盖得严严实实的;一路上为了不让她们感到颠簸,我得尽量慢点和不把车尾拖在地上行走。当然这样拉车是非常辛苦的。
孩子满月那天,几位大厨砌的旋风炉一并摆站在院中间,炉子里喷吐的火焰呼呼作响,炒菜的香味弥漫浸润四周,远近的亲戚和全村户户都来人庆贺,屋里屋外拥拥挤挤。可以说,是村里那个时候最为热闹、宴席最为丰盛的孩子满月。母亲扎的各色艳丽漂亮的纸花很隆重地摆放在敬拜神灵和祖先的供桌上。我在其他家里小孩满月时候没有看见过。我现在明白,那么多漂亮的纸花,是献给观音菩萨的。
我在村里过的每一次事,从不因为经济拮据和贫穷,不舍得花钱招待亲友和村人,甚至都是当时一流的标准。
作者 王正选
笔名黄河风,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获2020年河之东十佳作者奖。出版30万字纪实文学《黄河的儿子》一书。报告文学《走出宋家河的女人》获《山西农民报》征文优秀奖,“利丰杯”征文二等奖。散文《怀念狼》《怀念鬼》《怀念贼》《清明前夕忆母亲》入选三晋出版社《百位作家作品集》。报告文学《一醉不醒的葛永刚教授之黄河情怀》入选《神州》期刊。报告文学《走出宋家河的女人》入选《河东文学》杂志。
个性签名:没有自己的流向,就不配称为河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