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河的儿子(第三章:平凡的生活里程·003、有关母亲的文字[2])

(2022-12-31 07:39:16)
标签:

文化

分类: 《黄河的儿子》连载
黄河的儿子 第三章:平凡的生活里程

作者:王正选


有关母亲的文字


(2)


彩虹般的大桥


时间:2010-12-17 03:31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百合花》2010年第3期

 

 那是一个宁静安适的晚上,我打开电视,任指尖在遥控器键盘上不经意地点按,屏幕上也就随意飘过不同的节目。突然,平陆电视台的一个镜头紧紧地吸引住了我,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上的画面——一座大桥,关键是大桥两头的景物,这景物我太熟悉了!那不是盘南涧河两岸的景物吗?什么时候这里横跨了一座彩虹般的大桥?

 次日一早,我急急来到了盘南涧河。只见一座10多米宽的大桥横跨河上,大车、小车、摩托车欢快地在桥上东来西往着。看着眼前的景象,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从前我与盘南涧河的故事又一幕幕浮现在脑海里,若隐若现的岁月往事让我仿佛回到了早年的日子——

 盘南涧河的东面是盘南村,母亲娘家的村子。母亲幼年即失父母,娘家仅有兄弟。过盘南涧河去舅父家走亲戚,是我记忆中最难的事。河水上涨时,盘南村人会在河面上放只船摆渡运送过往的客人;河水退落后,大家则要徒步走过裸露的河床。起初并不好走,必须将鞋脱掉挽起裤腿趟过河水留下的泥潭;时间久了,河床干了就会好走些,但还是要小心翼翼地踩着河水里的一个个石块才能到达对面。

 有一年春节,我从舅父家返回,那时河水还未上涨到需要动用船只。当我绕过河水尾端大大的水湾子到龙门关的山下时,为找近路我选择了翻山。那是个下雪天,脚下已有厚厚的积雪,我寻找着脚下能够到达山尖子的“路”往上攀爬着。当我接近山尖时,才发现是多么恐怖:脚下就是陡峭的悬崖,崖下是黄河水,路滑头晕,随时都会滑落进峭壁下的黄河水里。经过一番细细思考,我用左手紧提着走亲戚用的装着麻花、馒头的竹篮子,慢慢弯腰用右手缓缓扒开积雪,再把裸露出的浮土扒出一个脚窝,然后慢慢地往前爬。如刀的寒风“嗖嗖”刮着,刨雪的手已僵硬,我的眼睛只是死死盯着脚下而不敢看崖下深处的河水,那样头更会发晕。那一刻,真觉得自己是接近了地狱之门!不到10米宽的距离,我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才攀爬过去。直至下到平面的路上,我还是余惊未消,这种恐惧感甚至延续了许多年。

 而今,天堑变通途。一辆辆满载货物的车从桥上威风凛凛地呼啸而过,鸣笛声在山崖间碰撞回荡着,也将我的思绪碰撞了回来。望着消失在视野里的大货车,望着如彩虹般飞跃涧河的大桥,我似乎看见母亲从桥那端笑吟吟地走了过来!啊,我苦难的母亲,假若你能看到你昔日艰难回娘家的路上有这样一座美丽的大桥,你一定会非常非常高兴,这种高兴一定会驱散你童年苦难的心结。


作者 王正选 笔名黄河风,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获2020年河之东十佳作者奖。出版30万字纪实文学《黄河的儿子》一书。报告文学《走出宋家河的女人》获《山西农民报》征文优秀奖,“利丰杯”征文二等奖。散文《怀念狼》《怀念鬼》《怀念贼》《清明前夕忆母亲》入选三晋出版社《百位作家作品集》。报告文学《一醉不醒的葛永刚教授之黄河情怀》入选《神州》期刊。报告文学《走出宋家河的女人》入选《河东文学》杂志。


 

    个性签名:没有自己的流向,就不配称为河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