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河的儿子(第三章:平凡的生活里程·家事·001、早逝的祖父祖母·002、父母碑文)

(2022-12-25 06:47:56)
标签:

文化

分类: 《黄河的儿子》连载

黄河的儿子 第三章:平凡的生活里程


作者:王正选

 

家事

 

001、早逝的祖父祖母

 

祖父祖母没见过  一丘坟茔在眼前

欲问几多伤心事  黄河不语山无言

 

 祖父,生于1896年,仙逝于1947年,享年51岁。

 祖母,生于1901年,仙逝于1954年,享年53岁。

 由于祖父祖母去世的早,我没见过,也没有听父母讲过他们的事情,但从父亲兄妹五人都不识字和一人入赘一人被童养来看,祖父母也是极其贫困的。他们的早逝,与看不起病,生活艰辛是有绝对关系的。1993年,由大叔父牵头,我们后代拿钱,于这年农历十月初一才给他们去世了快50年的父母立了碑。2000年左右,由我们这些后代从水地迁移到现在的地方(小涧北1960年迁建的移民村北边,在父母坟墓东边)。据知,连接蒙华铁路的运三高速支路将从这里经过,届时,他们的新“家”不知“漂泊”向何处,但愿没有这个工程。

 

 002、父母碑文

 

父母一生苦不堪  寥寥碑文难述全

老村新村水和田  恰似父母在眼前

 

 我只能用苦难二字来追认他们的一生。他们不识字,他们父母早亡,他们九死一生地活了下来。由于他们的困难,能把我们都供上完六到七年学,已经是奇迹了。当然,如果还是在1949年解放前的旧社会,我们一样会成为一字不识的文盲。

 下面是我为他们书写的碑文和相关文章。对于碑文字数,由于碑面积所限,刻碑师傅认为都是普通百姓,刻些程序化的文字就行了,多了碑面也容纳不下,况且,也没有更大的石碑。我坚持己见,认为,立碑纪念,就应该从碑文能看出被纪念者的生平,何况,对苦难勤奋一生的父母,我不愿记述些程序化大众化的文字,碑的正面容纳不下可以续刻在碑的背面。

 碑文:

 先父生于一九一七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仙逝于一九九六年农历五月十三日享寿七十九岁自幼贫寒兄妹五人无一识字战乱年间为求生计途经条山遭匪刺二十七刃遍体血孔只因忍痛不呼匪误为已亡收刀停刺待匪离去因失血过多口渴难捱匍匐求命幸遇山人施救落得性命同行一人因刀刀呼命终被刺亡父性情粗暴思维僵化几度饿毙中年饱受胃疾摧残六十年代末几近丧命虽劳苦一生勤谨节俭最终仍艰度残年而疾

 慈母盘南村王氏生于一九二二年农历四月十六日仙逝于一九八七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五日享寿六十五岁出身寒苦自幼丧父失母每及娘家村口即失声悲咽虽不识字然心灵手巧家务劳作纺花织布样样在行母亲一生仁德邻亲皆敬历经战乱幸得一命一生起早贪黑织布缝衣田间劳作艰辛异常不幸寒窑染疾每每冬季昼夜咳嗽气喘难眠痛楚万般只因无钱可医节俭为后拼死忍受不幸早逝二老一生忠厚本分养儿抚女功德高尚特立碑修陵纪念


黄河的儿子(第三章:平凡的生活里程·家事·001、早逝的祖父祖母·002、父母碑文)

      1967年冬在村邻常起兴院子里,张村照相馆师傅用气囊老照相机拍的我们全家合影。背景是悬挂的布景。这是1978年我用化学药水在白纸上晒印的。我的晒印技术已掌握的不深不浅恰到好处了。原版早已遗失。原版上能清晰地看到我左手上有跌倒未愈的小伤疤。这是我人生的第一次照相。因为底片带有血色,那时我们一直认为照相是从我们身上抽了血。


  作者 王正选 笔名黄河风,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获2020年河之东十佳作者奖。出版30万字纪实文学《黄河的儿子》一书。报告文学《走出宋家河的女人》获《山西农民报》征文优秀奖,“利丰杯”征文二等奖。散文《怀念狼》《怀念鬼》《怀念贼》《清明前夕忆母亲》入选三晋出版社《百位作家作品集》。报告文学《一醉不醒的葛永刚教授之黄河情怀》入选《神州》期刊。报告文学《走出宋家河的女人》入选《河东文学》杂志。


 

     个性签名:没有自己的流向,就不配称为河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